七月的盛夏,阳光炽热而明亮,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信息工程学院“垫耘乡兴,丹乡筑梦”乡村振兴促进团18名师生,怀揣着对乡村的深情与责任,奔赴垫江县大石村,开启了一场为期数日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之旅。他们以脚步丈量乡土,用智慧赋能发展,在产业、文化、民生、教育等多领域留下青春印记,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实践团首站抵达罗家坪藤椒种植基地,队员们穿梭于藤椒林间,亲手采摘、除草,与农户共议加工链条优化之策。随后,他们走进百草园药材基地,辨识射干、防风等道地药材,学习“公司+基地+农户”全产业链运作经验,为中药材产业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建言献策。在辣椒种植基地,几百亩“柑橘+辣椒+榨菜”轮作模式令队员惊叹,从田间采摘到初加工车间,他们亲历产业融合的生动实践,深刻感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真谛。
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根与魂”。实践团在村史馆中追溯大石村百年变迁,于“农耕文化墙”前驻足,碾盘、舀纸技艺等老物件唤醒集体记忆。一场“打捞乡音·传承乡风”座谈会,老中青三代围坐共话传统节日、民间技艺,队员们用镜头记录乡音,以文字整理民俗,誓将传统文化转化为乡村发展的“精神燃料”。“这些文化瑰宝是乡村的独特标识,我们要让它们在新时代焕发新生。”团队文化组负责人感慨道。
聚焦“一老一小”群体,实践团开展精准帮扶。针对留守儿童,他们策划“快乐暑假·安全‘童’行”活动,通过趣味问答、互动游戏普及防溺水、交通安全等知识,并组织观看《建军大业》,以“安全教育+红色教育”激发孩子们的爱国情怀与自我保护意识。面对留守老人,队员们化身“反诈宣传员”,自编顺口溜揭露刷单返利、养老投资等骗局,手把手教老人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筑起“科技防诈+人文守护”安全网。“看到老人们学会操作APP时的笑容,我们更坚定了守护乡村平安的决心。”反诈组队员如是说。
在“执笔绘梦 暖心伴学”活动中,实践团与留守儿童结对,通过绘画创作、课业辅导传递温暖。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心中的美好世界,队员们则以耐心解答、励志故事激发学习动力。这场“扶智+扶志”的双向奔赴,不仅为乡村儿童播下知识种子,更以青春陪伴助力他们树立人生理想。“每个孩子都是未来的希望,我们要用知识为他们铺就成长之路。”教育组队员深情表示。
“从课堂到田野,从理论到实践,我们真正读懂了‘乡村振兴’四个字的分量。”实践团负责人总结道。此次“三下乡”活动,不仅让青年学子在泥土芬芳中增长才干,更锤炼了他们服务国家的使命担当。未来,团队将持续跟踪乡村需求,以电力专业特色助力智慧农业建设,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垫江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多青春智慧与力量。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电专学子正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书写属于他们的青春华章!(图片由 陈灿 卜萌 授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