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市爱辉区: 无人机遥感 为农业调查插上“科技”翅膀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15 16:38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7-15 16:3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七月盛夏,黑河市爱辉区广袤田野间绿意翻涌,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正处于关键田间管理期,为精准掌握农作物种植情况,连日来,爱辉区积极运用农业遥感技术,通过无人机获取调查样方农作物的种植种类和面积等影像数据,为后续粮食产量预估和农业决策筑牢科学根基。

01.

(图为爱辉区幸福乡下二公村样方测量地块农田航拍)

在上二公村样方测量地块,随着螺旋桨、电池安装、摄像机安装调试、遥感飞行路径加载的完成,无人机缓缓升空,在蓝天与绿野间穿梭巡查。爱辉区统计局的工作人员利用无人机搭载的高清镜头和多光谱传感器,对下方的主要粮食作物进行无死角拍摄,这些拍摄数据,将成为秋季爱辉区粮食产量统计的关键依据。据了解,在各类主要粮食作物田间管理期,爱辉区统计局将对省里抽选的20个村、60样方进行为期半个月的无人机遥感测量,为秋粮测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02.

(图为正在工作中的农业遥感无人机)

为确保测量数据真实可靠、测量工作全面覆盖,爱辉区统计局工作人员在完成无人机遥感测量后,还会进行实地抽样调查,并针对无人机禁飞地块进行实地踏查,力求更加真实准确的呈现每个样方地块的主要粮食作物,确保统计工作高效、精准。

03.

(图为爱辉区统计局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无人机遥感测量作业)

自7月月初起,爱辉区统计局按照国家统计局农作物面积遥感测量和对地调查工作要求,借助专业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综合运用无人机遥感测量与PDA设备,精准获取特定范围内农作物的种植面积、种植结构、种植变化等影像数据,实现农田地块的精准识别与面积测算,全力保障主要粮食作物种类和播种面积统计数据真实、准确。据爱辉区统计局爱辉区统计局农业股工作人员王强介绍,“以前采用的人工测量周期长,效率低,现在通过无人机遥感测量,减少了工作周期,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面积和种类的真实性、准确性。”

04.

(图为爱辉区统计局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实地踏查作业)

05.

(图为正值田间管理期的玉米样方测量地块)

科技赋能,数据先行。近年来,爱辉区以无人机遥感测量技术为抓手,为农业调查统计工作插上“科技翅膀”。未来,这些通过科技手段获取的精准数据,将持续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图片由范基魁授权提供 )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