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打造“数·智·农·商”特色专业群:拥抱低空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11 16:35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7-11 16:3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我国低空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政策密集出台,中国“低空经济”蓄势高飞。为响应国家战略发展布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重点打造“数·智·农·商”特色专业群,通过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打造特色方向、深化校地合作构建实战培养体系,着力培养兼具经济学根基与智能技术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地方文旅、产业建设等注入乡村振兴活力。

首届固定翼FPV飞行竞速挑战赛擦亮“农商名片”

为推动低空经济多元场景落地应用,该校以实践创新点燃低空经济热潮。7月5日至6日,该校联合共青城市政府共同承办“拥抱低空·飞跃共青”(全国)首届固定翼FPV飞行竞速挑战赛,吸引了全国各地的300多名FPV飞行爱好者齐聚共青,参赛无人机在编程导航、避障算法等环节展开同台竞技。该校表示,赛事不仅普及了低空飞行技术,更探索了“电竞+科技+农业”的跨界应用场景,如无人机植保竞赛模块已纳入实训课程,进一步推动“高校+低空”的有益探索。本次大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助推了“低空+文旅”“低空+竞赛”等多元化新场景落地,为江西低空经济、地方乡村振兴发展注入“农商动能”。

“数·智·农·商”四维联动积蓄“人才水池”

为响应区域产业升级需求,该校构建“数·智·农·商”特色专业体系,升级设立数据科学与经济学院、数字财贸学院、计算机智能学院、语言与文法学院、智能飞行与信息工程学院、智慧农业与工程学院,以“四维联动”格局强化人才培养。在“数”的领域,学院以数字经济专业群为核心,课程覆盖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方向,配套Python大数据分析、互联网运营管理等实战课程。在“智”的维度则着力发展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等智能化专业,强化学生在数据技术、智能硬件等领域的竞争力。同时,“农”以智慧农业融合园林、环境设计专业,“商”延续经管学科传统优势。这一学科重构凸显了学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动靠拢的办学策略,为区域低空产业提供核心人力支撑,夯实服务地方乡村振兴人才力量。

多方协同共建深化“校地合作”

为进一步加强校地产学研合作,该校以低空经济现代产业学院为基础成立智能飞行与信息工程学院,协同推进低空经济专业群建设,明确以交叉学科优势对接产业需求,通过项目实践打破学科壁垒,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精准衔接。同时,联合地方政府与企业共建“九江市数字乡村发展技术创新中心”,重点攻关农业大数据、低空遥感技术应用等课题。据悉,中心将依托计算机智能学院与智慧农业与工程学院的技术优势,推动无人机植保、农产品溯源系统等成果转化,助力九江打造数字乡村示范样板。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将以本次大赛为起点,持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开拓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依托“数·智·农·商”特色专业体系,联合本地航空产业园建设实训基地,开设低空经济微专业,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计划引入“乡村振兴合伙人”机制,实现学生团队直接参与地方农业数字化项目,争取建成产教融合示范区,以“高校+低空”模式助力地方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