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就业是心头事,代表牵头破难题。今年以来,河南省新野县上港乡聚焦民生、推进经济发展,让全乡群众心有所盼、难有所解,成为百姓的“及时雨”。该乡人大紧跟党委部署,将工作重心放在高质量发展上,充分激发代表履职活力,积极为产业发展发声、为就业帮扶建言献策,助力群众走好共富路。
精准“把脉问诊”,以调研助决策。上港乡组织县乡人大代表,围绕全乡产业特色、供给需求、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情况开展实地调研。从洋葱产业来看,尽管市场波动较大,但20多年形成的产业基础仍是群众增收的主要渠道,应持续巩固“洋葱之乡”品牌。在助企发展中,叉车技能就业门路稳妥、前景广阔,需完善培训体系助力群众就业。这些调研结果为全乡经济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截至目前,已有600余户计划新增洋葱种植面积,74人参加了叉车技术培训及考证。
做好“桥梁纽带”,建平台强产业。上港乡借助县乡专业人大代表力量,为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和企业增产当好“桥梁纽带”。葡萄种植是上港乡乡村振兴产业园的重要种植模式,鑫晶公司常年带动360多户增收致富。面对今明两年产业的不确定性,代表们调研市场后,提出“优化品种+产业升级+抱团闯市场”的发展理念,推动这一优势产业持续巩固。棉纺产业是上港乡主导产业,代表们聚焦产销环节为康达棉纺公司出谋划策,助力企业实现突破:新增2万锭设备及光伏发电设施,推动企业“双增双降”,发展势头向好。截至目前,康达公司同比增产47%,新增就业人员86名。
锚定“双岗建功”,用实招促共富。上港乡现有规模以上企业43家,企业人大代表26人。该乡充分发挥企业家代表的资源优势,开展困难群体兜底帮扶专项行动。河南新正方、河南虹众车业、南阳药艾堂等公司结合企业特点,专门设立针对弱势群体、困难群体的就业倾斜岗位,通过技能培训解决该群体就业难题,以岗位赋能推动特殊群众共享共富。其中,南阳药艾堂科技公司将车间设在王白村便民服务中心,积极吸纳困难群体和残疾人上岗,健全企业差异化考核办法,让大家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截至目前,各企业人大代表已开展针对弱势群体、困难群体的招聘会3场,累计解决84名村民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