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铁路新征程:中国高铁引领世界创新浪潮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10 16:22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7-10 16:2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7月8日至11日,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在北京盛大启幕。这场盛会恰逢世界铁路诞生200周年,既是对人类交通文明跨越两个世纪的致敬,更是中国高铁以创新者姿态向世界递交的“时代答卷”。进入21世纪,高铁成为中国铁路发展的主攻方向。2004年,中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开启了高铁自主创新的征程。此后,中国高铁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华丽转身。

如今,中国高铁运营里程已突破4.8万公里,占全球高铁总里程的七成以上,“八纵八横”高铁网主通道已建成80%,覆盖了97%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复兴号动车组以350公里的时速飞驰在祖国大地上,成为中国高铁的标志性符号。从京沪高铁的繁忙运营到成渝中线高铁穿越秦岭的壮举,从长三角城市群“1小时通勤圈”的实现到中老铁路成为中南半岛的黄金通道,中国高铁用实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科技赋能创新驱动,中国高铁领跑全球。中国高铁的崛起,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CR450动车组的问世,便是中国高铁科技实力的集中体现。时速400公里运行时能耗与CR400持平,这得益于仿生学设计的“飞箭”“鹰隼”车头,有效降低了气动阻力30%。永磁牵引电机的应用,使效率提升了3%,整车减重10%以上。更值得一提的是,CR450构建了全球首个时速400公里高铁技术体系,时间敏感网络(TSN)系统实现毫秒级响应,4000多个监测点实时预警安全风险,为高铁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创新驱动,中国高铁推动发展。除了动车组技术的突破,中国高铁在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智能建造技术的应用,让桥梁转体、隧道掘进等关键工序实现了无人化作业,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高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运用,使运维效率提升了40%,降低了运营成本。这些科技创新成果,不仅提升了中国高铁的核心竞争力,也为全球高铁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国际合作,中国高铁惠及全球。中国高铁不仅在国内取得了巨大成功,还积极走向世界,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旗舰项目。雅万高铁作为东南亚首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成为中印合作的“金字招牌”。它不仅缩短了雅加达和万隆之间的时空距离,还带动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了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匈塞铁路贝诺段的运营更是改变了塞尔维亚的交通面貌,成为了中南半岛的黄金通道。这些海外项目的成功实施,彰显中国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共赢的诚意和担当。

此次大会的召开,对于全球高铁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中国高铁成就的展示窗口,更是全球高铁行业交流合作的重要桥梁。中国高铁将继续以开放姿态拥抱世界,让钢铁动脉成为连接梦想的桥梁,让“中国速度”赋能人类美好生活。

(孙文懿、刘洋,漫画:曾兴月)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