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表校验标签模糊未及时更换”“法兰静电跨接存在虚接隐患”……6 月 26 日,鲁胜公司胜坨集输站内,一场别开生面的安全 “大考” 正如火如荼展开。来自四个管理区的 12 名基层管理人员化身 “安全侦探”,手持专业检测仪器,对站内设备展开地毯式排查,现场气氛紧张而专注。
经过激烈的角逐,鲁升采油管理区凭借出色的团队协作和系统化思维,在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以团队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夺得团体冠军,将 6000 元大奖收入囊中。这份荣誉不仅是对其团队实力的认可,更是鲁胜公司创新安全培训模式释放技能红利的有力证明。
“理论实践两张皮、单向灌输效果差、隐患整改难闭环,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难题。” 鲁胜公司相关领导表示提升安全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实战能力是关键。为此,鲁胜公司紧扣 “检查即培训” 理念,创新推出 “沉浸式” 安全实训,构建起 “查改一体、学用互促” 的安全管理双效机制。通过 “以查促学、以检代训” 模式,打造 “场景化教学 - 实战化考核 - 系统化赋能” 三维闭环体系,让安全隐患排查与岗位技能提升齐头并进。
公司安全管理部经理张浩介绍,“沉浸式” 实训最大的特点就是 “实战化”,将课堂搬到生产一线。实训以管理区为单位,由基层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和班站长 3 人组队参训。公司每季度集中组织一次,其余两个月则由管理区自主围绕高风险作业现场灵活开展。
在实训过程中,鲁胜公司首创 “移动课堂 + 实战场景” 教学模式,把集输、注水、采油等典型生产场景变为动态课堂,让培训场域从固定站库延伸至生产末梢,设备轰鸣声成为独特的教学背景音。借助模块化实训装备和定制化课程包,通过 “大家来找茬” 实景竞技,将抽象的安全规程转化为可触可感的操作记忆。
同时,实训推行 “区域盲选 + 隐患盲盒” 机制,随机抽取培训场景,要求参训人员在 60 分钟内完成隐患排查并列出标准依据,实现 “隐患定位、风险评级、措施制定、标准溯源” 全流程考验。4 月份首次实训中,80% 以上学员成功破解隐蔽性隐患盲盒。
“在储罐区亲手检测静电接地电阻值,比看十遍操作视频规程都管用。” 在首次 “沉浸式” 安全实训中荣获个人一等奖的鲁丰采油管理区责任技师赵丹瑞感慨道。查出问题,整改是核心。对培训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由被检查现场及施工队伍制定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人和期限,确保整改到位。此外,公司组织 QHSE 监督中心开展 “三维解剖” 教学,建立风险数据库、编制标准化手册、形成最佳实践案例,实现系统化赋能。首期培训形成的 28 条问题清单已启动 “举一反三” 整改程序,转化为 12 项操作规程修订建议,达到 “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类风险” 的效果。鲁胜公司已全面推进 “沉浸式” 现场化检查培训,同步开发 “隐患数据库”,有效破解传统安全培训 “理论空转”“学用脱节” 等难题,实现 “边生产边培训、边检查边提升”。据悉,公司年内将完成 3 大类 16 个生产单元轮训,预计培养 120 人次 “安全尖兵”,为安全生产注入强劲人才动力。(图片由陈军光 栗冀玲授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