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河南省鹤壁市淇县鲍庄村的背街小巷一改往日漆黑寂静,崭新的太阳能路灯次第亮起,照亮村民回家路;平整宽阔的硬化道路蜿蜒延伸,车辆行人往来顺畅;昔日一下雨就过水的湿滑漫水桥,已变成水流穿管而过的美丽小瀑布。这一令人欣喜的变化,正是淇县农业农村局驻鲍庄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勠力同心,争取县财政一事一议资金,扎实推进民生工程结出的硕果。
“晚上出门太不方便了,没有路灯只能打着手电筒,道路坑洼还容易摔跤。”这是驻村工作队在日常走访中,听到村民对改善村内基础设施迫切需求的心声。倾听民声,锚定民生“关键点”解民忧是驻村工作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经与村两委深入研讨,大家一致认为,背街小巷照明缺失、道路破损不仅影响村民出行安全,更制约着乡村发展活力。为破解这一难题,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与村两委成员组成工作专班,整理申报材料,邀请专家到村实地勘察,现场沟通项目可行性,了解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同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充分征求群众意见,调动村民参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积极性,获得村民一致支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从项目规划、民意征集到材料申报的全部流程,成功争取到一事一议财政资金。
项目落地后,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严格按照工程建设标准,监督施工单位,安排人员全程跟进施工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在路灯安装环节,结合村庄布局和照明需求,科学规划路灯点位,优先选择节能高效的太阳能路灯;道路改造过程中,对原有破损路面进行全面清理,按照高质量混凝土浇筑,确保道路坚固耐用。全村共安装路灯70 盏,改造道路 380米,漫水桥40米,彻底解决了村民夜间出行难和道路通行不畅的问题,消除了出行安全隐患。
“现在一到晚上,门口的路灯就亮了,晚上出门再也不用担心摔倒了,道路也平坦整洁了,农产品运输也更方便了!” 看着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村民们纷纷点赞。为确保民生工程长期发挥效益,驻村工作队协助村两委建立健全路灯和道路管护制度,明确专人负责日常维护,定期开展巡查检修。
一盏盏路灯点亮乡村夜晚,一条条道路连通幸福生活。淇县农业农村局驻鲍庄村工作队将继续践行初心使命,与村两委一道,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以实干担当为底色,持续推动乡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为乡村振兴绘就更加绚丽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