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县法院细化“执破融合”助优法治化营商环境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08 15:16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7-08 15:1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当下经济发展格局中,执行与破产程序的有效衔接,成为化解企业债务危机、优化市场资源配置的关键环节。今年以来,河南省唐河县人民法院积极探索,创新推出一系列“执破融合”举措,不仅破解了传统执行困境,更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

团队重组,打造高效“执破联动”引擎​

唐河法院打破部门壁垒,把破产审判部门人员划归执行局,由执行团队负责筛选案件,破产团队负责审查甄别,执行与破产程序无缝衔接,实现单向“执转破”向双向“执破互促”提档升级。双向协作模式让“执转破”案件移送成功率大幅提升,众多“执转破”案件得以高效推进。​

以破促执,清理“僵尸企业”释放市场活力​

为加大“执转破”力度,唐河法院常态化开展涉企执行案件筛查。建立详细的涉企案件台账,对每个涉企终本执行案件,要求执行团队在终本前必须与破产审判法官进行深入沟通,就被执行企业的破产条件进行“会诊”。对于企业作为唯一被执行人且案件达5件以上、明显资不抵债的情况,优先移送破产审查。通过这一举措,一批“僵尸企业”得以有序退出市场,“腾笼换鸟”让资源得以重新配置,成功化解了大量执行积案,有效压降了终本案件数量。​

以执助破,降低成本加速破产案件办理​

在“执破融合”进程中,唐河法院充分发挥执行程序优势,助力破产案件办理提质增效。通过执行措施全面了解拟移送破产企业的资产、负债、法人及股东情况,对会计资料进行封存。执行阶段已完成的评估、鉴定、审计、拍卖等,其效力可延续至破产程序,以降低破产成本,压缩审理时长,确保“执转破”案件“移得出、立得上、破得了”。

搭建平台,助力小微企业走出困境​

2023年,世界银行发布商业成熟度评估项目替代了原营商环境评价项目。世界银行指出,“程序启动”指标将会衡量在破产程序开始之前,是否存在为陷入困境的债务人提供适用选择的其他程序,以及多边的庭外和解协议是否能通过一定的程序获得效力。唐河县法院执破融合团队走访了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的多家小微企业,依托府院联动,让陷入困境、资金链断裂的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能坐下来,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营运价值,就如何纾困、保障权益、实现双赢给出最优的路径选择,在增加企业信心、防止企业“躺平”上提供了应有司法服务。

​唐河县人民法院通过一系列创新“执破融合”举措,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成效显著,不仅有效解决了执行与破产程序衔接中的难题,还为各类企业提供了公平有序的发展环境,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司法保障,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更多的司法智慧。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