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医疗应邀出席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共议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机遇与挑战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08 14:16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7-08 14:1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5年7月3日,由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组委会主办,北京协和医院、北京信息化协会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承办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医疗:机遇与挑战”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本次论坛以全球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为背景,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这一前沿技术与医疗行业的深度融合,汇聚医疗、科技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行业领袖和企业代表,共同探讨智能医疗的未来发展图景。

神州医疗董事长、CEO史文钊作为AI医疗领域优秀企业代表受邀出席圆桌会议,与知名专家、学者共议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医疗垂直领域适宜的场景管理及伦理和安全相关议题。

行业大咖齐聚共话医疗AI发展新机遇

在致辞环节,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顾瑾栩表示,北京正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医疗健康是人工智能最具应用价值和社会意义的领域之一,北京始终将人工智能赋能医疗健康行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顾瑾栩

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会长金小桃期望医疗健康行业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浪潮,既要敏锐把握其带来的创新机遇,也要严肃正视数据、人才、安全、伦理等方面存在的挑战。他强调,行业需深入掌握发展规律,突破固有模式进行范式创新,通过多方协同合作凝聚发展合力,最终实现行业内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

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会长金小桃

在主题演讲环节,计算机软件与虚拟现实领域专家赵沁平教授深入剖析医用数字人技术作为新型支撑平台的重要意义,详细阐述其在医疗教学、手术方案制定、医疗设备与药物研发等方面的应用价值,展望发展前景。同时,他呼吁适时设立“医用数字人计划”,围绕构建医用数字人,集中开展基础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研究,推进原始创新、系统研发及相关应用与验证工作。

赵沁平教授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信息化与软件服务业处处长赵祥伟深入解读《北京市关于支持信息软件企业加强人工智能应用服务能力行动方案(2025年)》,围绕北京市在支持人工智能应用服务能力建设方面的政策举措展开详细介绍,为企业在医疗AI领域的发展提供明确的政策指引。

北京市经信局信息化与软件服务业处处长赵祥伟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党委书记顾建英分享了医院打造国家医学中心+国家人工智能基地“双高地”的实践经验。她提出,在AI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医院应定位为“生态园丁”,致力于全方位培育AI发展沃土。通过将医疗通识知识与专业知识深度融合,面向院内不同人群开展二次训练,凝聚各方合力,共同打造“未来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党委书记顾建英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主任王海波围绕医疗生成式AI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关键问题展开探讨,着重指出可解释性、透明度与临床验证标准对构建医疗AI信任体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主任王海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常务副院长黄进介绍了华西医院以信息化支撑医院高质量科研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心得。他表示,高可用的信息化数字底座通过在临床研究、项目管理、研究平台、成果转化四个维度持续发力,为华西医院的科技创新提供坚实支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常务副院长黄进

北京协和医院纪委书记杨敦干分享了“协和·太初”罕见病AI大模型、重症患者动态预测及辅助诊疗、MedAgent智能体、DRG结算清单智能生成系统等特色应用的建设与应用情况,并建议医院同道在推动生成式医疗AI应用时,应注重“做好规划、夯实基础、急用先行、开放共生”。

北京协和医院纪委书记杨敦干

中国电信研究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杨明川谈到,AI驱动数字技术正深刻重塑行业产业格局,而应用发展的背后是基于大模型规模法则的范式演进,智能体之间的协同将成为AI系统发展的关键范式。

中国电信研究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杨明川

基于大模型的医疗数据智能脱敏系统案例 荣获“医疗生成式人工智能最佳案例”奖项

在案例发布环节,北京信创工委会秘书长毛新然宣布了“医疗生成式人工智能最佳案例”名单,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顾槿栩、北京市东城区副区长邓慧敏为最佳案例获得者颁发证书。由北京协和医院联合神州医疗共同研发的基于大模型的医疗数据智能脱敏系统案例荣获“医疗生成式人工智能最佳案例”奖项。该案例聚焦于数据匿名化处理,通过大语言模型的技术方式,实现快速、高效的数据脱敏和数据全生命周期环境的数据保护以及共享使用。

这批案例由北京信创工委会卫生健康行业信创工作组面向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起征集,生动呈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病历辅助生成、临床决策支持、患者服务、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赋能等方面的成功应用,让与会者更直观地感受到技术落地带来的实际效益,为行业内的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参考。

史文钊: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竞争进入下半场,垂直领域内能力建设是王道

在圆桌论坛环节,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医疗垂直领域适宜的场景及管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医疗垂直领域应用的伦理和安全”两大议题,北京协和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周翔、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信息中心主任石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大数据人工智能中心主任张纪阳、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主任王海波,与企业界代表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唐本亭、奔图电子有限公司研发总监蒋宝旭、华为战略研究院医疗健康产业发展专家王巍、神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史文钊展开热烈讨论。

史文钊董事长将神州医疗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于医疗垂直领域的一些经验与专家分享。他谈到:“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智能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便捷,但也同时存在一些与生俱来的'不准确性'和'幻觉',如何避免人工智能的缺点,而去更好的利用人工智能的优点,我们在训练过程中也得到一些经验。通过把大模型和可解释的小模型结合起来,在严肃医疗应用场景,最关键的是核心知识库的构建,和领域内最好的专家去构建一个领域内的知识体系,构建这个知识体系最核心的语料就是和专家合作做垂直领域的模型。当前,大模型规模效应的边际成本问题日益凸显,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竞争已经进入下半场,垂直领域内能力建设和核心知识及高质量数据的积累才是王道”。

结合各自的专业背景与实践经验,圆桌嘉宾深入分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医疗垂直领域的适宜及优先应用场景,探讨了如何通过有效管理推动技术的合理应用。同时,针对当前应用中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嘉宾们提出了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强调在技术发展过程中,必须始终将伦理和安全放在首位,充分考虑投入成本与效率收益的平衡,确保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健康、可持续发展。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医疗行业的深度融合搭建了良好的产学研用交流合作平台。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生成式人工智能将持续推动医疗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造福人类健康贡献更多力量。(图片由周莹提供)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