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黔北,山野染翠。初夏时节,贵州正安县的烟田里,一排排烤烟植株挺拔舒展,墨绿的叶片在阳光下泛着光泽,而在烟垄之间的沟畦里,嫩绿的大豆苗正顶着露珠悄然生长,勾勒出一幅粮烟融合的生机画卷。
在正安县谢坝乡上观村的烟田里,烟农老王正沿着垄沟间隙弯腰点播大豆,汗水沿着额角滑落:“以前这沟沟空着长草,现在按烟草局的新法子点豆子,秋后能多收几百块,这可是白捡的收成!”老王口中的“新法子”,正是正安县烟草分公司全面推广的“大豆——烤烟间作”种植模式。
按照省市公司的要求,结合当地烤烟种植生产实际,正安县烟草分公司出台了《2025年大豆-烤烟间作种植示范推广方案》。据悉,今年全县计划推广5000亩,覆盖谢坝、班竹、凤仪、庙塘四大种烟乡镇,其中田间示范点达1500亩。这一举措背后,是“粮烟融合”战略的扎实落地。
为切实保障烟农收益、提振产业信心,正安县烟草分公司组建了工作专班,由农技专家、管理骨干构成的专项工作组驻点督导,更建立覆盖种植全周期的绩效考核机制,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工作组精心挑选示范区,组织采购并发放大豆种源,为烟农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并且负责收集示范数据,准备田间鉴评。从方案编制、示范区规划、再到技术培训,正安县烟草分公司构建起“政策保障-技术支撑-过程管控-效果评估”的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为烟农稳定增收和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在谢坝乡田间示范点,500亩连片烟田率先铺开新图景。正安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统一配发的黔豆11号、安豆10号等矮秆豆种,每亩2斤豆种,1010穴。“示范点种子由公司兜底,咱们就出点力气!”烟农张大娘起初担心豆种钱打水漂,得知免费供种后眉头舒展。播种窗口灵活,从4月10日到5月10日皆可,烟栽前后皆宜,极大方便了农事安排。技术员反复叮嘱:豆种下地后,无需额外施肥,仅必要时人工除草,田间管理成本近乎于零。
“该间作方式每亩可以额外收获80-100斤大豆,约320-400元,在不改变目前烤烟种植方式和不影响烤烟的田间管理的基础上,还能实现增收。”正安县烟草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到。
走进班竹站的田间示范点,连片的烤烟长势喜人,田间大豆也已破土而出,嫩绿的幼苗在微风中摇曳。种植户老李兴奋地指着自家的烟田说:“去年我就听说过这种间作模式,今年终于自己实践了。看着这些大豆和烤烟一起生长,就像看到了双份的丰收希望。按照烟草公司给的品种和方法种植,大豆的长势比我预想的还要好,等收获的时候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春风拂过,垄上烟苗舒展新叶,沟内豆种静待萌发。一幅绿色高效的农业画卷正在正安山乡徐徐铺展。待到金秋,这里将迎来烟叶醇香与豆粒饱满的双重馈赠——科技赋能下的古老土地,正以“粮烟携手”的智慧,谱写一曲充满希望的田园新歌。(图片由陈骥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