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淮滨:科普清风拂城乡 筑起淮滨“智慧防护网”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07 16:19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7-07 16:1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面色突然通红或惨白、头痛欲裂又不出汗、说话颠三倒四——这可能是热射病的求救信号!”7月7日,河南省淮滨县张里乡建筑工地上,王师傅工间休息时,立刻点开“云上淮滨”APP上的科协《淮上科普》专栏。热浪袭人,“警惕‘高温杀手’热射病”的详细指南成了他和工友们的“及时雨”。“干这行最怕高温天出事,这科普来得太是时候了!”他感叹道。

同一天,赵集镇的陈桂芳大娘和邻居们听着APP语音播报的防暑要点:“干2小时休15分钟,每小时喝500毫升含盐凉白开……”她笑着晃晃手机:“科协这科普做得贴心,科技就是咱新农具,也是‘护身符’!”

这只是淮滨县科协科普行动的一个缩影。近两年来,依托淮滨县融媒体中心的“云上淮滨”APP,科协持续开设《淮上科普》专栏,内容从农业技术到安全知识,覆盖卫生健康、社会科学、农业科技、自然科学等多领域。截至目前,这个小小的专栏窗口,已累计发布891条实用科普信息,悄然织就一张守护百姓的“智慧防护网”。

“我们建立了‘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机制。”该县融媒体中心总编辑介绍。一条科普信息,会迅速“变身”为电视片段、广播稿、微信图文、抖音视频,甚至通过乡村大喇叭传遍田间地头。这个县级“科普教育基地”矩阵,已成为淮滨最权威便捷的科普信息源。市民张先生全家都是粉丝:“孩子学防溺水,老人看慢病管理,我看安全生产,一家老小都能找到‘宝’!”

科普的“种子”更在实地生根。陈桂芳大娘对今年3月赵集镇的“科技公开课”记忆犹新:“连着5天,学防诈骗、种猫爪草、学家政……科技就是新农具!老师们用方言讲,教材字大,晚上还能学,真送到心坎上。”种植大户老李算起了账:“专家教的控温育苗,让猫爪草成活率提高了三成,一亩地多赚2000块,这科普是实打实的‘致富经’!”

面对891条信息累积的成果,淮滨县科协已规划未来。“下一步,我们将强化科普信息化,设置更多高质量、接地气的专栏。”科协负责人表示。

作品映照着全体科协人的信念:当科学知识从“指尖”流入“心间”,这股科普清风,终将吹开城乡的幸福之花。891条,是里程碑,更是服务民生的新起点。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