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钢轨“减压”,保铁路畅行:达成线开展无缝线路应力放散作业

为钢轨“减压”,保铁路畅行:达成线开展无缝线路应力放散作业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07 14:5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7月3日4时00分,城市还沉浸在梦乡之中,遂宁工务段营山线路车间的会议室却灯火通明。“今日施工区段为达成线上行5+400-6+100 ,原锁定轨温左股39℃、右股39℃,计划放散到设计锁定轨温左股29℃、右股29℃ ,龙口总位移量27.612mm”车间技术员杨源林正在进行施工前最后的技术交底,20余名作业人员身着反光马甲,紧盯着投影屏幕上的个点位移数据,认真记录着关键信息。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为钢轨“减压”的特殊战斗——无缝线路应力放散作业即将打响。

无缝线路通过将25米标准轨焊接成1 - 2公里的长轨条,有效提升列车运行平稳性,但轨温变化引发的“温度应力”却成为潜在隐患。当既有锁定轨温过高时,冬季气温较低会诱发断轨事故。此次作业就是将锁定轨温过高地段调整至设计锁定轨温允许的±5℃范围内,消除因季节温差变化导致钢轨应力集中造成胀轨和断轨风险。

(作业人员进行龙口锯轨开断 )

4时55 分,“天窗”命令下达,施工正式开始。在头灯的照射下,作业人员迅速分组行动。龙口组迅速完成开断,扣件拆除组使用内燃机动扳手,对放散地段的扣件进行松卸。紧接着滚筒铺设组接力上阵。特制的滚筒以每10米间距快速布设,为钢轨“架起轨道”,确保钢轨伸缩时保持横向稳定。此时,轨温计显示作业轨温26℃,施工负责人柏光强立即下令启动撞轨作业。

5时30分,撞轨组成方、达方8名作业人员合力推动撞轨器,沿着钢轨纵向反复撞击。为确保应力均匀释放,作业人员还需同步使用紫铜锤敲击钢轨,每一次撞击都伴随着沉闷的轰鸣,轨腰上的位移观测点开始出现细微变化。“K6+000位移量4mm、K5+900位移量8mm、K5+800位移量11mm...,K5+710龙口总位移量27.612mm,接近目标值!”各处测量员紧盯轨枕上的刻度标记,通过对讲机实时通报数据。

(达方作业人员进行撞轨作业 )

6时00分,合龙时刻到来。当放散处钢轨伸缩量达到设计要求时,焊接组迅速就位。将两段钢轨熔接成一体。随后,打磨机对焊缝进行粗磨、精磨,使轨面平整度误差控制在0-0.3mm以内。此时,汗水早已浸透了作业人员的衣衫,防护面罩上布满水雾。

6时30分,安全检查组启动“地毯式”排查。同时使用轨检仪对轨距、水平、高低等几何尺寸进行测量,确保轨距误差控制在+4mm、-2mm以内,水平差不超过4mm。每发现一处扣件扭矩不足或胶垫错位,立即进行整改,确保万无一失。

6时55分,随着最后一组扣件复紧到位,施工进入收尾阶段。作业人员将拆除的轨距拉杆、旧扣件等物资清点回收,对施工地段进行最后一次全面检查。此时,东方已泛起鱼肚白,连续奋战3个小时的作业人员脸上虽显疲惫,眼神中却透着完成任务的坚定。

7时25分,“天窗”时间完毕,线路顺利开通。铁路工务人用专业与坚守,为钢轨卸下“重负”。他们在黑暗中作业的身影,如同守护铁路安全的“夜行者”,用汗水和责任诠释着新时代铁路人的担当。当第一缕阳光洒向铁轨时,他们又将奔赴下一个战场,继续为铁路运输安全保驾护航。(图片由聂舜 王泽杰授权提供)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