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履探南山 智汇乡村兴

青履探南山 智汇乡村兴

来源:鲁网 2025-07-05 16:1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深植乡村振兴时代内核,响应《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人才强农号召,2025年6月28日,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南山青行”实践团以“青春解码乡村密码,创客激活南山动能”为核心理念,走进杭州市余杭区南山村开展调研实践,在古今文脉对话与数字科创探索中,勾勒新时代乡村人才振兴的青春注脚。

墨香探古:青衿笔绘南山文脉

步入南山村文化礼堂,四壁书法作品如行云流水——作为浙江知名书法村,村民晨习碑帖、暮研墨韵已成日常。实践队队长在老书法家指导下提笔临帖,指尖在宣纸上行过“振兴”二字,墨色由浅入深间,传统书画的筋骨与青年学子的赤诚悄然交融。当落款印章轻按纸面,千年文脉在数字化浪潮中寻得新的传承载体,文化礼堂的玻璃展柜里,电子屏正循环播放着村民原创的书法教学短视频。

书记论策:墟落夜话人才困局

次日上午,实践队一行来到村委会,沈高峰书记满面热忱地接待了这群青年学子。他细细讲述了南山村的过往今昔与未来蓝图,话至深处,也坦诚提及村里眼下的难处:人才缺口始终是发展路上的一块梗阻,亟需能为乡土注入活力的新鲜血液。当实践队说明此行将以 “小小 CEO” 的身份,助力青年创客返乡创业时,村委们纷纷表示,对大学生们扎根乡村、用创新实践为振兴添砖加瓦的举动,既由衷赞赏,更寄予深切期许,话语间满是鼓励与支持。

数字耕云:科创园里未来图谱

实践队走进南山村未来乡村科创园,在园区负责人翁总与钟总的热情引领下,青年学子们沉浸式徜徉在这幅以 “未来九大场景” 为核心铺展的数字化乡村画卷中。这里既有幸福原乡的脉脉温情,又涌动着数字文旅的鲜活活力,更彰显着数字农业的精准高效,连康养颐乐的图景也在此勾勒出新的标杆模样,每一处都透着对乡村未来的精妙构想。

园区里独具巧思的 “农创客陪跑平台”,尤其让队员们驻足赞叹。这片空间不仅为初创者提供着优质的办公环境、专业的孵化指导,更搭建起丰富的资源对接桥梁,正以沃土般的包容与滋养,托举着一个个乡村创业梦想,为南山村的持续发展不断注入奔涌的新鲜血液。

皮影燃夜:非遗与露营的星火碰撞

参观行程渐近尾声,实践队深入体验了科创园内两大特色创客产业。在「元壹皮影戏」工作室,主理人以非遗技艺精雕细琢的皮影作品,让人一眼便挪不开视线 —— 从眉目传神的传统戏曲角色,到憨态可掬的萌趣动漫形象,镂空雕花在灯光下流转着细碎而灵动的光影,指尖轻触皮料时,仿佛能触到千年手艺沉淀的温润温度。

移步至「头号玩家露营基地」,画风转而鲜活热闹。队员们与往来游客一同支起烤架,孜然与烤肉的香气随山野晚风漫溢开来。露营天幕下,自助烧烤派对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科创园的现代烟火气与古村深处的文脉肌理,就在这晚风与香气中,于不经意间悄然交融,织就一幅传统与当下共生的生动图景。

此次实践中,“南山青行”团队以青年视角解码乡村振兴的多元维度,从文化基因解码到数字场景构建,再到传统技艺的现代表达,正尝试为人才振兴绘制可触摸的实践蓝图。当实践团成员在返程车上回看无人机拍摄的村落全景,暮色中的南山村正亮起星星点点的创客工作室灯光,恰似振兴路上次第点亮的希望之灯。

(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南山青行”实践队|谢天羽 刘靖涵 郑宇洁 王丹彤 王艺涵 虞程迦)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