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路先行 绿色未来:大唐浙沪打造能源丝路上的“绿色名片”

碳路先行 绿色未来:大唐浙沪打造能源丝路上的“绿色名片”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01 14:4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浙江象山潮间带的滩涂上,64万块光伏板如“蓝色海洋”般铺展,构成国内首个大型潮间带光伏项目——长大涂光伏电站的壮丽图景。近日,来自阿塞拜疆的电力骨干学员来到项目现场参观学习,通过实地考察、技术交流等方式,沉浸式感受中国大唐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所取得的先进技术成果,切身领略中国绿色发展之美。绿色发展“奇迹”的背后,是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以下简称“大唐浙江”)长期以来以卓越精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缩影。

滩涂“种”出“光伏海” 外籍学员亲历绿色震撼

“这种设计非常巧妙,既高效发电又保护了生态,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面对眼前这片“光伏海洋”,阿塞拜疆学员不由得发出了感慨。参观学习期间,外籍学员们深入项目现场,重点对长大涂光伏项目施工工艺、管桩和支撑结构情况等关键性技术环节进行了了解,对大唐浙江人在淤泥滩上攻克潮汐施工、设备防腐等难题,仅用10个月建成这座年发电量超3亿千瓦时的“超级工程”表示由衷的钦佩。

作为国内首个潮间带滩涂光伏项目,该电站每年平均可向电网输送约3.4亿千瓦时的绿色电力,相当于节约10万吨标准煤,减排27万吨二氧化碳,极大提高了对原有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显著,被国务院国资委评为“献礼建党百年超级工程”。2024年8月,由中宣部和中国大唐联合主办的“绿色发展看中国 绿色发展在大唐”国际参访活动走进长大涂电站,十几个国家行业专家学者和媒体记者在此见证了中国能源转型的“硬实力”。

“火电标杆”破茧成蝶 卓越精神铸就“绿电先锋”

大唐浙江的绿色发展之路,始于对“卓越”二字的执着。从2003年以市场化竞标斩获宁波乌沙山火电项目,到2020年建成国内首个大型潮间带光伏,再到2023年亚运前夕,仅用100天完成富阳项目,用清洁电能“点亮”56个亚运场馆……大唐浙江充分发挥央企实施国家重大战略的“排头兵”作用,始终以“卓越速度”响应国家战略,以“卓越精神”引领企业绿色发展,为浙江绿水青山增光添彩。

大唐浙江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积极对接国家“双碳”战略和浙江省“八八战略”,推进“3580+”行动计划落地,资产分布由浙江4个地市扩展到11个地市。从燃机鲁班奖工程的获得到光伏“蓝海”的转型,从“火电标杆”到“绿电先锋”的华丽转身,大唐人凭借卓越的智慧和胆识,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走出了一条转型发展的通途。

锚定“双碳”启新程 擘画绿色能源新图景

2025年是“两山理论”提出二十周年,也是冲刺“十四五”收官和谋划“十五五”开局的关键一年。大唐浙江坚定争作“八八战略”的践行者和科技创新的排头兵,扎实推进浙江省第一批“先立后改”清洁高效支撑性电源项目和“绿保稳”重点工程——台州头门港煤电项目以及大唐浙江第一个海上风电项目——临海1号海上风电项目,进一步带动浙中、浙东区域能源产业升级、经济发展和就业保障,以能源项目均衡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从乌沙山的速度到长大涂的创新,从亚运保供到国际培训,大唐浙江的十二年,是中国能源行业“由黑到绿”的转型缩影。大唐浙江将充分发挥央企实施国家重大战略的“排头兵”作用,以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为方向,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坚持基地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绿色低碳发展原则,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助力海洋强省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先行省建设,为浙江省能源电力绿色低碳发展和保供稳价做出大唐贡献。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