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烟违法案件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违法当事人就能“安然无恙”了吗?针对实践中可能出现的“不刑不罚”问题,慈溪市烟草专卖局与慈溪市检察院紧密协作,积极探索涉烟案件“行刑反向衔接”机制,让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之间环环相扣,确保涉烟违法行为“罚当其过”,不留死角。
“以往,一些情节较轻、依法不起诉的涉烟案件,检察院作出决定后,行政处罚可能就“断档”了。当事人没受到刑事追究,后续的行政责任也可能落空,法律的惩戒作用打了折扣。”慈溪市烟草专卖局专卖科负责人坦言。为解决这一难题,他们主动与市检察院携手,为涉烟案件打造了一条从刑事司法“回流”到行政执法的“专属通道”,确保处罚无缝衔接。
打破壁垒,“烟检”信息共享无死角
机制的顺畅运行,首先依赖于部门间信息的畅通无阻。慈溪市烟草专卖局和慈溪市检察院在原有协作基础上,着力打通信息共享的“最后一公里”。现在,检察院一旦对涉烟案件作出不起诉决定,相关违法线索会第一时间告知烟草部门,烟草部门则主动跟进、接收线索,并将后续的行政处罚结果及时“回传”给检察院。双方形成了“线索及时移送、结果及时反馈”的高效闭环。“信息通了,我们就能第一时间掌握哪些不起诉案件需要由我们‘接手’处理,大大提升了监管的主动性和效率。”专卖管理员黄锦炬对此感受颇深。
图 1 慈溪市烟草局参加慈溪市检察院组织的行刑反向衔接研讨会
厘清责任,“不诉”不等于“免责”
“不起诉,只是意味着该行为未达到犯罪标准,绝不代表当事人没有违法,更不等于可以一放了之,免除应有的行政责任。”慈溪市检察院的检察官强调。机制的核心在于明确职责分工,牢固确立“不起诉≠不处罚”的理念。烟草部门严格依据法律法规,对于检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但其行为确已违反烟草专卖管理法规的当事人,立即启动行政执法程序。无论是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该有的行政处罚一项不少,切实堵住了“不刑不罚”的漏洞,做实了反向衔接的“后半篇文章”,让违法者付出应有代价。
图 2 慈溪市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正在办理不起诉案件
规范操作,证据转化合法有效
为了确保反向衔接过程严谨规范、经得起检验,慈溪“烟检”两家在流程优化和证据效力衔接上下了硬功夫。慈溪烟草执法人员积极参与检察院组织的相关案件听证会,全面掌握案情和不起诉的法律依据。双方共同研究制定了清晰、可操作的证据转化标准和流程,为行政处罚提供坚实、合法的依据。特别是对于电子数据、鉴定意见等关键证据如何依法、有效地转化为行政处罚的证据,都明确了具体规则。“这就像两个精密齿轮的咬合,每一步转换都要合法合规、严丝合缝。共同制定的规范,确保了证据链条在转换中效力不减、程序合法,我们的处罚决定也更有公信力。”慈溪市烟草专卖局案件审理员孙璐曼解释道。
图 3 慈溪市烟草专卖局参加慈溪市检察院组织的案件听证会
慈溪市烟草专卖局联合慈溪市检察院积极探索涉烟案件行刑反向衔接机制,有效破解了“不刑不罚”的治理难题,实现了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的紧密联动与优势互补,织密了打击涉烟违法行为的法网,为维护健康有序的烟草市场秩序、提升基层法治化治理水平提供了生动的“慈溪样本”。(慈溪市烟草专卖局 史松楠)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