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什么新产品吗?我家又攒了很多积分了,看看兑换什么合适?”村民陈凤兰乐呵呵地拿着“新庞积分”本本在“艾上小屋·便民服务站”准备兑换日用品。
去年腊月,槐荫区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党支部书记刘学峰与新庞村党支部书记耿广波一拍即合,将废弃的供销社改造成了“艾上小屋·便民服务站”,依托新庞村艾草特色农业,打造集助农富农、志愿服务、“新庞积分”助农兑换、便民商品销售等多个职能于一身的乡村小店。
“新庞积分”转动善治齿轮
"咱添个积分换货区呗?给村民们参与村庄建设也添把劲!"在槐荫烟草党员王乾提议下,槐荫烟草与新庞村共同商量建立了积分兑换规则:村居卫生检查过关记5分,清扫村道满半小时记2分,巡河护绿一次值2分,帮扶孤老一回抵5分……攒足50分能换袋盐,150可提袋米,积满300分……
每月最后一个周六是积分兑换日,每到这时,小店柜台前都排起长队。陈凤兰本月巡河三次,打扫街道五次,垃圾分类4次,通过村居检查两次……共获得了150多分,能换1袋大米;村支书耿广波得了50多分,能换一袋盐。"过去大喇叭喊破天,如今分分都是实打实的干劲!"负责登记工作人员赵红边盖章边笑。六个月来,村民们的几千积分化作粮油农具,纠纷调解簿却空了大半页,“艾上小屋”变成了构建和谐村庄的“加油站”。
每月十五日的“向阳奔赴”
一大早,烟草党员张冠林已提着米油跨进困难村民陈洪兰老人家的院门。"今儿帮您拾掇屋子!"三名党员利索地扫院擦窗,陈凤兰老人攥着送来的粮油念叨:"上月送的面还没吃完呢,这些孩子这么热心……"
九点钟,小店变成童声鼎沸的"向阳课堂"。青年党员梁晓佳被孩子们簇拥在中央,为孩子们讲故事《放牛的孩子王二小》。隔壁"法制角"也爆出哄笑,党员刘晖捏着嗓子学骗子来电:"您孙子撞人要赔钱!",正翻着防诈漫画的刘大爷直拍大腿:"前天差点上当,多亏上月服务日发的册子!"
在“艾上小屋·便民服务站”,槐荫烟草将每月15日左右作为“向阳服务日”,开展困难村民帮扶、义诊活动、“向阳儿童讲堂”、法制宣传等服务活动,里里外外架起了传播爱心的桥梁。槐荫烟草党员也成了乡亲们的好帮手,在朴实的艾田里播种下一颗颗暖心种子。
指尖绽放的增收之花
槐荫烟草依托婚庆合作单位,为新庞村日间照料中心的老人、残疾人介绍了绢花制作业务,还邀请了残联技师指导绢花制作技艺。制成的绢花一部分供婚庆等仪式使用,一部分放在“艾上小屋·便民服务站”作为特色产品向游客售卖。在“向阳服务日”时,党员们也会一起帮帮忙。
王春英奶奶手指翻飞,淡粉绢花在她掌心旋出七层饱满弧线;轮椅上的李明柱将布艺花朵固定在花枝上,几分钟就粘了一大捧。"婚庆公司新订了五百束,小店光今天就零卖出八束。"村支书耿广波说。三个月间,三十多位日间照料中心的老人、残疾人制作绢花共获得五千余元收入。"在这里有人照顾着还能赚钱呢!"王春英奶奶将新扎的花束码进竹筐,笑得合不拢嘴。村支书耿广波清点着新到的原料感叹:"日间照料中心的老人、残疾人靠自己手艺赚了钱,心理很有成就感,烟草同志是给咱村栽了棵四季常青的暖心树啊。”
“艾上小屋·便民服务站”通过创新积分兑换机制与多元化服务模式,有效激活了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切实提升了村民与特殊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槐荫烟草党支部以实际行动力证,乡村振兴的根基在于扎根民生需求,以务实举措架起党群连心桥。这方融合便民服务、文明实践于一体的乡村空间,正持续释放着温暖而持久的社会效能,为新时代乡村治理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鲜活样本。(文/图 王艺璋)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