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是水:陇山十九泉如何激活康县“水经济”产业链?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6-27 15:15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6-27 15:1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绵延千里的秦岭深处,随着第100万瓶"陇山十九泉"从康县阳坝镇启程,这个曾隐于深山的水品牌,用实实在在的市场回应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

陇山十九泉水源地鸟瞰 陇南融媒体中心冉创昌摄制

“陇山十九泉”是中建一局下属的中建智地、中建智采与康县政府合作的品牌,其名字源自于唐代诗人杜甫的“近接西南境,长怀十九泉”。该品牌诞生于中建一局与康县政府联合探索产业振兴“新范式”,将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

藏在深山中的山泉水成为双方合作的起始点。康县处于秦岭地区,当地森林覆盖率超过80%,水资源十分丰富“绿水青山佳泉多”。于是,双方共同建设水厂,依托数字化技术构建“产销储运”综合管控体系,利用中建智采线上数字智慧系统,引入欧盟50项、GB8537国家认证标准,开始生产天然矿泉水。

中建智地接过帮扶重任,打响一场“点水成金”的战役,迅速组建专项团队,联合7家专业机构,对水源开展超200项检测,赴全国优质水企“取经”,最终敲定“原产地直灌装”方案——铺设18公里输水管道,实现“零接触”灌装。后协助康圣泉饮品公司正式成立,并实现销量突破100万瓶,陇南山泉终于“出圈”。

中建智地及中建智采先后招聘当地困难户村民接受培训后上岗,提供就业岗位,村民经培训变身水源保护员、流水线技工、车间维修工、叉车司机等角色,通过“技能培训+岗位认证”培养新型产业工人,人均年增收约1.2万元;在康县注册独立品牌构建完整产业链,让税收与利润真正反哺地方……

陇山十九泉生产线上工人正在进行产品质检 陇南融媒体中心冉创昌摄制

当北京市草桥地铁站的线下售卖机售出一瓶瓶陇山十九泉,从建筑工地的批量供应到高端会议的专属设计,从打破传统经销到智慧平台,“陇山十九泉”用覆盖上百个商务场景的市场穿透力,证明生态产品的商业价值。“陇山十九泉”的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写照。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这一理念贯穿始终。这瓶水承载着岩层的馈赠,更是一条可复制的生态价值转化路径。(图片由陇南融媒体中心冉创昌提供)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