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零时起,铁路部门对南京、南昌、广州南、上海虹桥、石家庄、济南等99个车站的车票起售时间点进行优化。
此前,全国3000多个车站的车票起售时间点按批次以30分钟为间隔,此次将间隔调整至15分钟,这看似细微的时间调整优化背后,是铁路部门为满足旅客不同需求的深度洞察和服务品质的持续提升,是坚持从民生出发,体现“人民铁路为人民”初心宗旨的生动实践。
间隔优化,购票更加灵活。此次车票起售时间点间隔“减半”,时间点由21个增至41个,精准覆盖了99个全国客流超高峰的枢纽车站,例如南京站从8时延至8时15分,南昌站从9时30分延至9时45分,看起来只是15分钟的微调,但实则是铁路部门对不同车站,各时间点客流数据情况精准分析后,进行的“扩容调整”,避免了铁路12306系统因热门车票开售,瞬时客流激增造成的卡顿、加载缓慢。同时,在8时至18时之间分布也多是考虑上班族、学生党、老年人出行需要,让“掐点抢票”变为“灵活购票”,进一步提升不同群体旅客的购票体验。
错峰分流,出行更加从容。以往部分枢纽车站因起售时间高度集中,开售前后几分钟内会导致系统访问量和窗口、自助购票人数的大幅激增,大批量订单、大客流的同时涌入,不仅增加了铁路购票系统、车站组织的压力,更在无形中“贩卖”购票、出行“焦虑”。随着时间点扩充至41个,配合间隔时间的“压缩”,多种资源将重置分配,铁路运力调配将最大化释放潜能,对应形成的“错峰效应”,让购票成功率更高、旅客出行更从容,这也意味着网络延迟不会“系统崩溃”、窗口购票不会“大排长龙”,旅客候乘不会“一座难找”,这场“时间分流术”,破解了大客流购票、出行的痛点,让“高效率”更具“人情味”,进一步增强人民出行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品质提升,服务更加贴心。此次起售时间的调整,并非铁路部门首次在“分秒之间”进行服务打磨,此前12306系统推出“候补购票”满足了旅客候补订单自动排队兑现、多票灵活组合、资金安全保障的需求,让车票“捡漏”不在是少数人的幸运;互联网订餐、静音车厢、便捷换乘等服务的升级,务工、研学、银发专列的开行,重点旅客温馨预约、候车环境整体提升……每一项举措都是站在便民利民角度进行的细节刻画,优化的虽是分秒,丈量的却是民心,不放过“细枝末节”的服务品质提升,折射出铁路服务从“标准流程”到“以人为本”的深层进化。
15分钟间隔调整,41个时间点扩充增容、99个车站覆盖优化,这一连串数字呼应着人民出行的需要,更连接着民生幸福的纽带,这也让我们更加有理由相信铁路部门每一次的“小改变”为的都是“大民生”。(作者:林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