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和县,一家看似普通的卷烟零售店因店主李荣飞的“跨界”巧思焕发新生机。从高考季的创意手工花束到承载乡愁的本土特产,这位扎根社区的零售户用多元经营探索出一条“烟火气”与“文化味”并存的发展之路,成为当地乡村振兴浪潮中的一抹亮色。
一束花开,助力学子圆梦
每年六月,李荣飞的“荣飞便利店”总会被一抹抹清新花香萦绕。针对高考季,他独创“金榜题名”主题手工花束:向日葵搭配满天星象征“一举夺魁”,粽叶与书本造型折纸寓意“高中状元”,再附上手写祝福卡,将传统花艺与学子期盼巧妙融合。“一束花不过几十元,但承载的心意无价。”李荣飞说,高考期间每日限量20束,常被家长提前预订一空,甚至有学校批量采购作为考前鼓励礼。
这一创意源于他对社区需求的敏锐洞察。“卷烟零售不能只盯着柜台,得让小店成为街坊生活的‘补给站’。”他主动延伸服务链,为考生家庭提供免费打印、文具应急等贴心服务,让便利店化身“高考加油站”,赢得口碑与客流双丰收。
舌尖乡愁,特产成“流量密码”
走进店内,玻璃柜中码放整齐的和县炸牛肉、乌江花生米等特产格外吸睛。李荣飞深知,这些承载着地域记忆的“土味”商品,是链接游子与故乡的情感纽带。他精选本地老字号产品,设计“和县味道”礼盒,将炸牛肉的香酥、花生米的脆爽与手工花束组合成“乡情套餐”,既满足返乡人群的伴手礼需求,也通过游客口碑将地方美食推向更远市场。
“以前特产藏在犄角旮旯,现在摆到C位,销量翻了三倍!”李荣飞还与周边农户合作,代销新鲜蔬果,用“田间到柜台”的短链模式助农增收。如今,他的小店已成和县特产的“微型展销窗”。
跨界融合,小生意做出大文章
从单一卷烟零售到“花艺+特产+便民服务”的复合业态,李荣飞的转型秘诀在于“精准定位、场景创新”。他利用店铺毗邻商场的区位优势,打造“花经济”情感消费;深挖地域文化,让特产成为可触摸的乡愁符号;同时坚守“便民”初心,免费为环卫工人提供热水、为老人代缴话费,让小店成为有温度的社区枢纽。
“零售店要像手工花一样,既要有颜值,更要有内涵。”李荣飞计划未来开设线上商城,让和县味道“触网”飘香。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这位普通零售户正以匠心与情怀,书写着小店经济的多元可能。
从一束花到一味乡愁,李荣飞认为:只要善于挖掘需求、链接资源,传统零售店也能绽放出令人惊喜的“第二春”。这不仅是生意经,更是一曲新时代创业者扎根乡土、服务民生的奋进之歌。(文:毛丽 黄文明)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