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管AI大模型"鹰智"落地宁波 开启智慧交通新范式

交管AI大模型"鹰智"落地宁波 开启智慧交通新范式

来源:鲁网 2025-06-12 15:5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6月11日,宁波交警携手大华股份正式发布交管行业实战AI大模型——宁波交警"鹰智"大模型。这一里程碑式的创新,标志着宁波智慧交通管理正式迈入"大模型驱动"的智能化新阶段,为构建更安全、高效的出行生态提供核心动能。

发布会上,宁波交警与大华股份签署战略协议,双方将在技术共研、生态共建、成果共享三大领域深化合作,加速"鹰智"大模型在指挥调度、秩序管理等场景的落地应用,推动"宁波经验"辐射全国。

宁波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副支队长施斌峰、科技业务负责人胡慧,大华股份国内营销中心浙江区域总经理张舒涛、大数据研究院院长周明伟出席发布会。

四维智能赋能体系 打造交管实战"智能助手"

"鹰智"大模型构建"通识问答+知识中枢+智能问数+以文搜图"四维赋能体系,作为扎根实战的"核心引擎",助力宁波交警在法规检索、警情分析、数据研判、精准查缉以及事故追逃等场景实现高效应用,推动交管警务模式向智能化、精准化升级。

通识问答智能体能够为日常执法、方案制定、技术研发提供多维度智能支持,显著提升交通管理效能。例如在交通安全防范体系建设中,通识问答智能体基于模型先验知识,生成系统性解决方案,实现从经验判断到数据决策的跨越,形成科学全面的交通安全防范体系。

知识中枢智能体可以动态对接内部信息平台,构建专业知识库,实现政策法规、标准规范等业务文件智能串联和精准检索,推动经验驱动向数据智能转型,提升交通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在警情分析场景中,知识中枢智能体能自动提炼关键信息形成结构化报告,显著提升研判效率,实现从信息检索到决策支持的全链条闭环。

智能问数智能体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实现跨系统数据挖掘,破解海量数据分析效率低、时效性差等难题。例如在交通肇事逃逸场景中,面对"3月15日00:30左右在兴宁路上被抓拍的尾号是7的白色奔驰轿车"这类模糊线索,智能问数智能体可精准解析语义指令,快速完成数据筛选定位。

以文搜图智能体则依托多模态技术实现语义化图像检索。在大型货车安全管理场景中,输入"没有遮盖完全的渣土车",以文搜图智能体即可在海量数据中精准定位存在篷布覆盖不全、物料遗撒风险的违规车辆,为隐患排查、精准执法提供高效智能支持。

融合智能体 打破数据孤岛的"超级连接器"

过去,智能体间存在数据壁垒与协同瓶颈,很难满足交通场景的复杂需求。宁波交警与大华股份创新研发融合智能体,将具备差异化能力的不同智能体进行入口统一和自动协同,通过智能拆解与跨模块协作完成复杂任务,实现自然语义下复杂交通问题的"一站式"解决。

例如分析"宁波市2025年Q1交通事故类型TOP3,并分别提出降低此类事故的措施"时,融合智能体将自动拆解任务,调用智能问数、知识中枢、通识问答等智能体协同作业,形成从单一数据输出到深度协同决策闭环的作业模式,提供更可靠精准的事故防控方案。

当前,以 AI 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正在重塑社会治理格局。作为城市交通管理数智化转型的突破口,"鹰智"大模型将不断探索科技创新与交通管理的深度融合,为加快建设"智慧宁波"、"平安宁波"注入新动能,为全国交通治理现代化提供可借鉴的 "宁波方案"。未来,大华股份将持续探索AI在千行百业的深入应用,携手合作伙伴推动行业智能化转型。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