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全长6400米的泰嘉坝特大桥箱梁架设完成,标志着西渝高铁川渝段工程进度总体过半,西渝高铁全长约739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其中,川渝段长约398公里,78座隧道已贯通,24座路基土石方完成超80%。(央视新闻)
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中京昆通道与包(银)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渝高铁自规划以来便承载着连接关中平原与成渝双城经济圈的重任。如今,随着川渝段工程总体进度过半,这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钢铁动脉”正从规划图加速驶向线路图,成为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
西渝高铁彰显中国基建硬实力。西渝高铁川渝段全长约398公里,桥隧比高达72%以上,穿越大巴山、华蓥山等7座山脉,跨越汉江、嘉陵江等8条河流,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在全国都是极其罕见的,堪称“穿山越岭”的超级工程。面对极其复杂的地质条件,铁路建设者们以挑战极限的勇气与毅力、创新突破的智慧与汗水破解施工难题,华蓥山隧道采用超前地质预报系统,成功规避岩溶风险;铁峰山隧道运用智能化掘进设备,创下单月600米的施工纪录;铜钵河特大桥采用BIM技术全程管控,实现毫米级精度施工。这些工程关键技术创新突破不仅确保了工程进度,更彰显了中国基建的雄厚实力。
西渝高铁激活区域发展新动能。项目建成后,西渝高铁将与成渝、郑渝、渝昆等高铁线路互联,有效衔接京津冀、关中、成渝、滇中四大城市群,成为“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战略对接的关键纽带,形成辐射东西、贯通南北的“黄金走廊”。届时,西安至重庆的时空距离将从6小时缩短至2.5小时,重庆与达州、广安等地的通勤时间压缩至30分钟以内,大大提升区域间的互联互通水平,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的自由流动,为西部内陆地区开放发展铺就大通道。此外,达州作为川东北交通枢纽,将依托高铁实现与重庆、西安的快速联动,推动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等产业升级;广安则借势融入重庆都市圈,加速文旅资源开发与人口流动。这种“以线带面”的效应,将为区域发展注入新活力,提升西部在全国开放格局中的地位。
西渝高铁铺就百姓出行幸福路。西渝高铁川渝段直接覆盖人口超500万,其中包括15万城口县居民。它的建设,将彻底改变这些交通欠发达地区百姓“出行难、致富慢”的生活现状。据报道,截至2025年4月,西渝高铁川渝段已累计完成投资超87亿元,带动沿线餐饮、住宿等服务行业业繁荣发展。在四川达州,高铁建设带动了钢铁、建材等上下游产业蓬勃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为当地经济增长注入活力,让当地老百姓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在重庆城口,这座曾因交通闭塞而发展受限的小城,正依托高铁建设规划生态旅游经济带,有望实现旅游收入翻番,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由此可见,这条高铁对川渝地区而言既是开放通道,也是发展纽带,将为区域产业升级、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等注入新活力,让民生福祉实现质的提升。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西渝高铁川渝段工程进度过半,标志着西部交通版图即将迎来大升级。这条承载着希望与梦想的高铁,不仅是一条交通线,更是一条发展线、民生线、幸福线,必将助力西部高质量发展谱写新的篇章。(柳东伟、匡俊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