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铁路风景”中感受中国铁路的变与不变

在“我的铁路风景”中感受中国铁路的变与不变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5-27 14:3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5月27日8时30分,由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北京市委网信办、中国台湾网共同主办的“我的铁路风景·博物馆+京张铁路文化之旅”主题宣传活动在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馆正式启动。

作为“我的铁路风景”主题宣传活动第二季的重要内容,此次活动涉及包括铁道博物馆、詹天佑纪念馆、青龙桥站、北京动车段等多个铁路文化站点,注重从博物馆中寻找变迁印记,在铁路工作场景中感受历史厚重与现代科技的碰撞,同时还加入了铁路工作人员置身时代变化的感受,从历史文物、实况介绍、个人情感等多个维度展示中国铁路及京张铁路的百年变迁。相信受邀的广大旅客和网友一定会深受启发,运用镜头和笔墨记录自己面对中国铁路变与不变时的思想触动与感人瞬间。

对话历史长河,触寻时代脉搏,中国铁路如同一本厚重的典籍,既有原典的亘古不变,又含解读的丰富意蕴,在变与不变中让人常读常新,流连忘返。开展“我的铁路风景”主题宣传活动,恰似对这一典籍的系统梳理,串联起每个章节,勾勒出精彩要点,品味出中国铁路的变与不变。

京张铁路的百年变迁,本质上是中国工业化进程的缩影,也是民族精神在时代激流中的具象表达。从正阳门馆的蒸汽机车到急速飞驰的复兴号列车,从詹天佑的“人字形”设计到北斗导航的“数字轨迹”,从依赖外国图纸到制定全球高铁标准。百年铁路的“变”,不仅是速度的提升,更是对技术话语权的掌握,也是中国从“追赶者”转向“领跑者”的生动注脚。

京张铁路的人文底蕴,历经百年风雨而不变。詹天佑纪念馆内詹天佑慷慨激昂的话语、手稿、设计方案,彰显了始终不变的“自主创新”基因、“为国筑路”决心以及铁轨上流淌的民族自强。而今天,这一人文底蕴有了新的表达,青龙桥站老站长多年的坚守和曾经服务冬奥会的“雪之梦”乘务组,用忠于职守诠释着铁路人不变的初心。

“我的铁路风景”正如火如荼推进,多彩的故事画卷也将徐徐展开。正如京张高铁穿越居庸关时,地下新线与地上百年钢轨并行不悖——中国铁路的故事,始终在传承与超越的变与不变中,驶向更辽阔的远方。(贾金鑫)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