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清风润民心 信访阳光暖武荣 ——《信访工作条例》实施三周年主题宣传活动在福建南安顺利开展

法治清风润民心 信访阳光暖武荣 ——《信访工作条例》实施三周年主题宣传活动在福建南安顺利开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5-20 13:5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5月17日,以“法治护航信访,‘典亮’美好生活”为主题的《信访工作条例》实施三周年集中宣传活动在福建省南安市洪濑镇瑞基广场启幕。

童谣传法、情景普法……一场场“法治+文化”的创新实践活动,拼合成南安市独具特色的法治图谱,编织成一幅以法治化破题基层治理、以温情服务护航群众权益的生动图景。此次活动由泉州市信访局、南安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南安市信访局、司法局、洪濑镇政府具体承办。

法治筑基:制度创新织密“防护网”

近年来,南安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信访工作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为指引,积极打造“渠道畅通、依法受理、精准转交、规范办理、闭环管理”的法治信访新模式。如创新建立信访案件评查机制,对超期未结、推诿扯皮问题“亮红牌”,以刚性约束捍卫法治权威;深化“信访+调解+诉讼”多元解纷模式,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矛盾调处,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等,不断推动信访工作从“末端解决”向“源头预防”“前段化解”升级。

此举获得广大群众的好评与点赞:“现在办事流程透明,我们心里很踏实!”

为民服务:科技赋能跑出“加速度”

“线上提交材料,当天就收到回复,”近期,洪濑镇居民黄女士通过“一站式”信访服务窗口快速解决房产纠纷,在活动现场连连感慨:“南安速度让人特别安心。”

今年来,南安市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打造“线上+”信访平台,推广“接诉即办、限时办结”机制,对欠薪、邻里纠纷等高频问题实行专班攻坚,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更引人注目的是,南安市率先运用AI技术破解信访难点,通过deepseek等智能AI工具,实现信访数据分析、风险预警和处置建议“一键生成”,推动信访服务从“人工跑腿”向“智慧治理”转型。

文化浸润:闽南乡音唱响“法治曲”

当天的活动中,洪濑西林幼儿园的闽南童谣《遵纪守法歌》、註礼小学的合唱《宪法伴我们成长》、情景剧《少年的你》等节目,将法治精神融入闽南文化、海丝元素,稚嫩的童声与铿锵的誓言交织成法治强音,让群众在乡音乡情中感受法治力量。

“童谣传法”“情景普法”等创新形式推动了法律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让“办事依法、遇事找法”深入人心。现场,观众王大爷赞叹不已:“这次的活动,孩子们用蒲扇舞讲法治故事,演绎生动,我们也看得明白!”

成效彰显:阳光信访铺就“和谐路”

据统计,自2023年推行信访工作法治化以来,泉州市、南安市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和按期办结率始终保持100%,重复信访率呈稳步下降趋势,一次性化解率保持在95%以上,主要指标成效得到显著提升。目前,南安市已创建和谐村140个。泉州市信访局有关负责同志评价:“南安以法治化破题、以数字化赋能、以文化力浸润,为新时代‘枫桥经验’注入鲜活实践。”

法治信访,民之所向。随着《信访工作条例》实施三周年集中宣传月活动启动,“法治长廊”“法律咨询台”等线下服务和“知识竞答”等线上宣传同步展开。南安市政府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曾伟军表示:“今后我市将持续深化法治化、规范化、温情化信访体系建设,让每一寸土地都绽放治理活力,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和谐基石。”

法治是信访工作的生命线。南安市以制度创新夯实根基、以科技赋能提质增效、以文化融合浸润民心,蹚出了一条法治化信访新路径。这份“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南安答卷,正是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诠释。(图片由洪濑镇政府提供)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