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西峡:猕猴桃种质资源库晋升“国家级”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5-20 10:39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5-20 10:3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5年5月12日,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丁河镇简村高标准猕猴桃示范基地的大棚内,棚架上的金桃猕猴桃长势喜人,基地负责人庞进超正在进行疏果和管护,“猕猴桃种质资源很重要,金桃是我们县的主打品种,每斤能卖到5块钱以上,价格高,需求量大,很受市场欢迎。”庞进超说。

西峡县依托丰富的资源,走出了一条特色农业发展之路,猕猴桃与山茱萸、香菇形成“三足鼎力”之势,成为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三大特色产业。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了第四批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名单,西峡县猕猴桃种质资源库成功入选。

西峡县是国内猕猴桃科研的“先行者”,早在二十世纪70年代,西峡县就成立了猕猴桃研究所,开始开展猕猴桃科研攻关,积累了丰富的育种经验。1980年,在农业部乡镇企业局的支持下,西峡县建成规模为500亩的全国第一个山地人工栽培猕猴桃园,培育出“华光二号”“华美一号”两个猕猴桃优良品种,为国内360多个单位提供种苗。

经过40多年的培育发展,西峡县目前已建成猕猴桃人工基地14.5万亩,形成了“红、黄、绿”果实和“早、中、晚”熟品种相互搭配的科学布局。2024年,全县猕猴桃挂果面积8万亩,产量8万吨,产值8.2亿元,基地规模和产量均居全国县级前列;全县猕猴桃生产加工企业10余家,年加工猕猴桃4万吨,研发生产的果汁、果片等8大系列30多个品种,畅销全国40多个大中城市;构建了“院所+高校+企业+基地”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先后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河南农业大学等10余家国家级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累计收集保存猕猴桃种质资源518份,选育优良品种20余个,形成了从种质保存、品种选育到产业转化的完整创新链条。(图片/靳义学)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