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无接触监管" 上虞区创新农业执法守护生猪安全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5-19 13:45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5-19 13:4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走进绍兴市上虞农发牧业有限公司,出栏通道、物资入口等关键点位都安装了高清摄像头。"以前执法人员每周都要来场里检查,现在通过手机就能远程查看。"场长杨先生告诉记者,"系统上线后,配合检查的时间减少了七成,防疫压力也小了很多。"

近年来,上虞区聚焦法治能力现代化建设,积极探索“执法+”模式,不断丰富执法监管方式,强化数字赋能增效,通过"视频融合赋能系统",对养殖场实现"无接触监管",这一创新实践为全国畜牧养殖监管提供了可复制的"上虞经验",也是在农业农村监管领域运用“非现场”监管助力“精准”执法的又一突破。

这套"视频融合赋能系统"的核心在于科学布控。依托“上虞视频融合赋能系统”建设,在全区生猪养殖场的关键点位安装监控设备,形成全覆盖视频网络。通过专职监控小组的日常巡查,实现了问题"早发现、早处置"。在跨区域调运生猪监管中,系统替代了传统的现场核查,执法人员通过监控就能实时掌握车辆到场、消毒等全过程,大大降低了疫病传播风险。

"最让我们头疼的粪污处理问题,现在也有了智能解决方案。"区农业行政执法队工作人员介绍,通过沼气池及排污口监控,可以实时查看粪污收集处理情况。一旦发现池体溢满等异常情况,执法人员会立即联合环保部门开展靶向检查。数据显示,该系统运行以来,养殖场违规排污投诉量显著下降。

在产地检疫环节,系统创新实施"双轨制"监管。通过赶猪过磅处监控初检与申报点终检相结合,有效杜绝了途中掉包、违规交易耳标等行为。同时,每月对全区养殖场物资入口监控进行全覆盖排查,确保兽药饲料等投入品规范使用。 据统计,该系统使线下检查频次减少70%,年均为养殖场节省配合检查时间超200小时。与此同时,违法行为查处率提升30%,全区养殖场防疫合规率提高至98%以上。

"下阶段,我们将深化跨部门执法协作机制,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拓展更多领域的远程监管、非现场执法"区综合执法指导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构建全域联动的智慧执法网络,全面提升执法响应速度与处置精度,实现"无事不扰"与"无处不在"的监管效能统一。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