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蒜飘香,丰收正当时。浚县卫溪街道西长村的大华生态园里,100余亩蒜苗正迎来成熟期。绿中透黄的蒜叶迎风摇曳,清新浓郁的蒜香沁人心脾,清空暖阳下,大蒜收割机穿梭其间,一垄垄大蒜破土而起,村民们手持工具,将饱满紧实的蒜球收于火红的袋子里,忙碌的身影和欢快的笑声,奏响了乡村振兴的“交响曲”。
近年来,西长村坚持党建引领,着力在“土地流转+高标准农田+特色种植”方面下功夫,经济效益连年攀升,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
“去年9月份,我们集中连片流转土地1800亩,通过土地入股、生产托管、反租倒包、订单收购等模式,增加村集体收入。这100亩大蒜作为特色种植试验田,实行技术、农资、销售‘三统一’,每亩产量4500斤左右,中牟县的经销商全部订单收购,销售收入60余万元,净利润保守估计在15万以上。”西长村党支部书记张鸿波高兴地说。
大蒜的丰收也为村民提供了家门口就业机会,采收季节,每天都有几十名村民从事采收、分拣、装车等工作。村民张大娘一边手脚麻利地忙着采收,一边兴奋地说:“我和老伴从种蒜到浇水施肥到采收,一直都在这个园区里干活儿,没想到俺俩这么大岁数了,不用出村就能挣到钱,就这一季俺俩能挣15000多块钱呢。”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下一步,卫溪街道将全面推进土地流转促集体增收有效路径,因地制宜培育农业特色产业,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将农事体验、亲子采摘、研学活动融入其中,推动农业与文旅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打造新引擎,催生新动能,激发新活力。”卫溪街道党工委书记赵继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