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淮滨:“科普大篷车”激发学生科学兴趣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5-15 17:03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5-15 17:0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同学你伸手,将两根手指压在手掌形板的铜板上,静电会让汗毛跳舞!”在新里镇中心小学院内,科普志愿者引导学生操作“温柔的电击”仪器,引发阵阵喝彩……

青麦香里探科学,乡村街巷漾欢歌。5月13日至14日,满载奇妙装置的科普大篷车如跃动的科技萤火,点亮河南省淮滨县多个乡镇街道学校。这场由河南省信阳市科协和市文明办主办,淮滨县科协、县文明办协办的“‘科普惠民·文明同行’科技大篷车走基层”活动,以沉浸式科学体验掀起全民科技热潮。

活动现场设置“触觉实验室”“锥体上滚”“拓扑魔法阵”等十余项互动展品,通过触觉错觉、力学现象等趣味实验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在张里乡服务大厅前,静电实验让汗毛竖起的现象引发阵阵惊叹;桂花街道毛庄小学的“锥体上滚”展台前,孩子们反复测试双轨坡度变化;新里镇中心小学的拓扑实验通过绳环变幻演绎空间奥秘,此起彼伏的惊呼声贯穿整个活动现场。队伍所到之处,总被里三层外三层的学生围得水泄不通。科普志愿者全程用方言讲解原理,县融媒体通过图文视频多形式传播活动盛况,让科学的活力与趣味跨越地域界限,传递给每一位关注者,让“科学零距离”的理念如春风化雨,滋润淮滨的每一处角落。

“此次活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沉浸式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希望这些趣味实验和新奇现象,能在孩子们心中埋下探索求知的种子,激发他们对科学世界的无限向往。”县科协活动负责人介绍说。

这场流动科普盛宴,正是淮滨县“全域科普”战略的生动注脚。近年来,该县构建了覆盖全县19个乡镇(街道)和295个村(社区)的基层科普网络,实现组织“蜂巢”体系全覆盖,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体系,并打造“3+N”组织架构和“六位一体”工作格局。通过整合科普阵地、志愿队伍及线上线下平台,常态化开展农技培训、应急科普、健康宣传等活动,年均惠及群众近20万人次,有效推动科普服务下沉基层。

据悉,该县计划未来三年深化馆校合作,推动科普服务从流动展示向常态化体系升级,让科学教育的星火在基层持续燎原。(图片/朱丝语、李庆伟)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