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伦敦工艺周中国馆“天工开物”主题展开幕

2025伦敦工艺周中国馆“天工开物”主题展开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5-14 17:1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5月12日,2025伦敦工艺周中国馆“天工开物”主题展在伦敦皇家造币厂(Royal Mint Court)盛大开幕。展览由艺术与设计杂志社承办,得到了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文化处、伦敦工艺周组委会的大力支持。这场以“天工开物”为主题的展览,将中国传统工艺之美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着力展现中国工艺美术作品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搭建起中英文明对话的桥梁,吸引了一百四十余名来自中英艺术、文化、学术、工商业、媒体嘉宾出席并观看,成为2025伦敦工艺周最受瞩目的焦点。

伦敦工艺周中国馆“天工开物”主题展开幕现场

伦敦工艺周自2015年创办以来,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手工艺文化活动之一,其由查尔斯国王基金会支持、盖·索特(Guy Salter)发起。工艺周每年初夏在伦敦举办,汇聚了世界各地的设计师、品牌、画廊与手工艺人,通过展览、讲座、工作坊等形式,构建国际与本地、历史与当代的交流平台。自首届手工艺周至今,中国已经连续11年参展。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公使赵飞代表郑泽光大使和中国驻英大使馆对展览的举办表示祝贺。他在致辞中指出,中英两国都有值得骄傲的工艺传统,中国的陶瓷、漆器、织绣等技艺历经千年传承,并随着中外商贸往来,不断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美学。近年来,中国高度重视传统工艺的传承发展和保护利用,并将其融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等各项事业,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方连续11年参与伦敦手工艺周,推动中国传统工艺走向世界,将继续秉承全球文明倡议精神,从理论、实践、产业等各领域持续推动中外文明对话。他表示,中英手工艺交流合作是两国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实践,期待本次手工艺周让中英手工艺界在交流中产生更多灵感火花,加强两国民众相互理解和友谊。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赵飞公使在开幕式上致辞

伦敦工艺周主席盖·索特随后也发表致辞,他高度评价了中英手工艺文化的对话成果,认为中国手工艺在设计与创意中展现了“人与自然共生”的智慧。他表示,这些年来中国展览内容持续升级,不断展现出更强的策展力与文化深度。他还提到,早期在中国旅行时,他曾遇到一位为紫砂壶制作壶钮的老工匠,那位老人曾经历过手工工艺不被重视的低谷时期,后来传统工艺又重新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对他来说,传统工艺不仅是技术,更是尊严的回归。这令我至今难忘。”

英国伦敦工艺周主席盖·索特(Guy Salter)发表致辞

艺术与设计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钱竹在致辞中表示,如果说“天工”是造物主的手稿,“开物”便是人类的批注本。他介绍道,这些作品从中国文化标识出发,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对传统进行鉴别扬弃,使民本思想、天人合一等理念与当代、与世界价值观相融通,展览着力解码中国文化基因,释放传承新能。观众们可以在展览中看到独龙毯的彩虹纹样、银器的精微錾刻、青瓷的冰裂纹理、织物的奇妙经纬与植物和矿物的染色技艺……这次展览既是对千年匠心的致敬,也是对现代设计语言的探索。他说道:“中国匠人始终相信,最好的工艺,是替天地完成未竟的杰作。”他表示,中国手工艺既承继古老技艺,也回应当代审美,在跨文化的语境中不断生发新的可能。他希望此次展馆能成为一支“文明的火炬”,照亮中英文化交流合作的未来之路。

艺术与设计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钱竹致辞

在热烈掌声中,主办方与嘉宾共同为“天工开物”展览举行了剪彩仪式并合影留念,标志着中国馆活动的正式启动。本次展览以“材美、工巧、器韵、时宜”为核心遴选标准,构建起贯通古今的工艺美学评价体系。120件/组精选作品完整展现了从《考工记》的系统造物观到《天工开物》的经世致用思想,再到当代设计语境创造性转化的发展脉络。展览包括“天工开物中国工艺精品展”“妈妈的针线活” “一片神奇的东方树叶”三大单元,在展现中国当代优秀工艺作品的同时,展示包括独龙族、藏族织毯技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等, 突出了中国手工艺在乡村振兴、文化传承与全球化语境下的创新发展,着力推动中华文明走出去、着力讲好中国故事,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建立可视化对外话语体系,以情感共鸣突破文化隔阂,加强中英文明交流互鉴。

中英嘉宾共同为“天工开物”主题展剪彩揭幕(左起为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公使衔文化参赞李立言,艺术与设计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钱竹,伦敦工艺周总经理乔·洛恩德斯(Jo Lowndes),伦敦工艺周主席盖·索特(Guy Salter),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公使赵飞,英国皇家艺术学会前主席米克·戴维斯(Mick Davies),中共安溪县委常委、统战部长肖印章,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夏雨滋)

与会嘉宾驻足观赏“天工开物”展品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亚洲艺术策展讲师Dr. David Francis在参观展览后表示:“能在伦敦看到像独龙毯这样的展品,非常令人振奋。”他曾多次拜访中国,在云南、四川等少数民族地区研学。他指出,近年来中国逐渐将传统手工艺提升为国家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既要守住传统,也要推动它们与时代共生”。

现场展品

CraftPlus国际民艺设计平台创始人程诗仪在现场表示,文化“出海”是一个持续、缓慢却深刻渗透的过程:“我非常希望中国文化能以更加完整、立体的方式走向海外,被世界真正理解与欣赏。”

伦敦工艺周中国馆展期持续至5月18日,期间将举办多场讲座、体验与互动活动,进一步深化中英在工艺、文化与创意产业的合作与对话。

出席开幕仪式的还有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李立言、夏雨滋,中国驻伦敦旅游办事处主任张力,艺术与设计杂志社副社⻓李红菲,伦敦工艺周总经理乔·洛恩德斯,英国皇家艺术学会前主席米克·戴维斯,《欧洲时报》英国负责人李强,英国博物馆策展人辛文元等。

《欧洲时报》对展览给予支持,中国驻英媒体出席了展览开幕式。

 

(图片由艺术与设计杂志社提供)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