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安陆市烟草专卖局:普法宣传“走新”更“走心”

湖北安陆市烟草专卖局:普法宣传“走新”更“走心”

来源:鲁网 2025-05-07 12:0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八五”普法工作部署,湖北省安陆市烟草专卖局创新普法方式,开展普法宣传进广场、进学校、进终端等活动,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全覆盖的法治宣传教育阵地,让普法宣传“走新”更“走心”。

“普法小摊”设广场

“大家看,真品卷烟包装玻璃纸手感柔软、封口纹路粘贴均匀,商标图案带有立体感、凹凸清晰。而假冒卷烟外包装封口粗糙不齐、图案色泽模糊、无凹凸……”。

“我们作为消费者,没有那么多鉴别知识,当发现买到假货的时候,只认倒霉……”。

“当您购买到假冒伪劣卷烟时,请拨打12313,我们就在你身边!”。

图示:“3.15”法宣现场

每年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12·4”国家宪法日宣传周期间,烟草单位设置的“普法小摊”前引来许多群众驻足互动和前来咨询。

烟草专卖执法人员将“普法小摊”设到街头广场、大型商超、集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用真假卷烟样本对比的方式向广大消费者讲解识别要点,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等法律法规、真假卷烟鉴别技巧、“12313”烟草专卖监管举报电话等知识,以“宣传+服务+互动”三位一体模式,让维权知识“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引导广大群众共同监督涉烟违法行为,切实提高消费者的自主维权意识。

“法治讲座”进课堂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学法、普法的重点。该局连续四年在开学季将“法治讲座”搬进课堂,宣讲电子烟的危害,组织专班对校园周边开展“无烟”环境专项整治,用实际行动履行“护未”责任。

图示:“拒绝吸食电子烟”宣讲进学校

“凡能吸食冒烟的,如彩笔、奶茶杯、可乐罐等都是电子烟,其成份是丙二醇、甘油、香精、电子尼古丁,燃烧的电子烟雾都是有毒物质,影响大脑发育、增加呼吸道疾病,甚至诱发癌症……”。

法宣小组采取专题讲解、交流互动、张贴海报、播放视频等形式,深入学校和课堂,多角度、多层面为同学们讲解电子烟的危害,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拒绝“奶茶杯”“可乐罐”等新型电子烟诱惑,呼吁同学们放下好奇心与炫耀心理,坚决抵制电子烟,远离电子烟。

同时,该局与市场监管局、教育局、检察院“北极星”未检工作室等职能部门紧密结合,对中小学校、幼儿园“红线”周边持证户开展禁止向中小学生售卖烟草制品普法宣传,在零售户商铺显眼位置张贴“禁止向中小学生售卖烟草制品”警示语,共筑学校周边“无烟”环境。

“法治宣传”到终端

2019年,该局推行零售户诚信互助建设,全市1900余名零售户成立143个诚信互相小组。“小组搭台,普法先行”成为该局法治宣传到终端的一个创新路径。

图示:法治宣传到商户

“按照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规定,单次销售卷烟超50条就属无证批发,不论售价如何都是违法,要罚款的……”。

“实施条例还规定,必须在当地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进货,有些商户回收香烟是违法的,也是要罚款的……”。

在每季度召开的诚信互助小组会议上,专卖执法人员、客户经理结合身边发生的涉烟违法反面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讲烟草专卖法律法规、宣传违法经营的处罚后果,引导零售户争做知法、敬法、守法的诚信经营者。如今,普法宣讲已成为诚信互助小组会议的第一讲内容,143个诚信互相小组,143个普法平台,143名小组长转变为烟草专卖法律法规的义务宣讲员。实现广大零售户由“要我守法”向“我要守法”转变,诚信经营氛围全面形成。

图示:卷烟终端(零售户)法治书角

在做好入组宣传的基础上,该局利用建设特色零售终端契机,设置法治宣传角,摆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法典》等法律书籍,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 烟草专卖法》《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真假卷烟鉴别知识》《卷烟经营防诈骗知识》等与卷烟经营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资料,搭建便捷的为民法律服务平台。让广大零售户及消费者随时随地可查阅,提高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意识。

下一步,安陆市烟草专卖局将立足行业特点与群众需求,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教活动,增强普法的针对性与精准性,让法律法规走进群众,融入生活,为营造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积极赋能。

(湖北省安陆市烟草专卖局:宋晓东)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