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节日 泼出“火热”消费

“清凉”节日 泼出“火热”消费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5-06 13:2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思茅港镇傣历1387年泼水节在万众期待中盛大开幕。当地群众和四方宾客端起水盆,拿起水枪,一场场“猛烈”的“水仗”轮番上演,尖叫声、欢笑声此起彼伏,共赴一场酣畅淋漓的清凉。

思茅港镇傣历1387年泼水节现场。

思茅港是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中国境内的第一港,沿澜沧江-湄公河可达老、缅、泰、柬、越5个国家,是东南亚地区最便捷的一条黄金水道,也是云南乃至大西南通往东南亚的重要通道。思茅港镇的民族构成较为多样,除了彝族和傣族外,还有布朗族等其他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在思茅港镇共同生活,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多样性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近年来,思茅港镇充分利用灵山秀水、民俗风情、生物多样性等得天独厚的乡村旅游资源,立足“以节为媒、以节促游、以旅促消”发展思路,整合各方力量精心策划并办好民族节庆活动,以节造势、以节聚人,全力促进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推动“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消费集聚和全域旅游发展,提高旅游综合收入。

“我第一次过泼水节,现场有很多精彩的活动,除了取水仪式,活动期间还有串寨祈福、燃放高升等传统民俗活动。我特别喜欢水迪DJ,充满活力与激情,从中感受到了当地人民的热情和风采。今天被泼了很多水,收到了满满的祝福,太过瘾了!”福州游客陈缘兴奋地表示。

随着泼水节活动的举办,游客们纷至沓来。长街宴上,烤鱼、菠萝饭、酸汤米线等特色美食令人垂涎欲滴,游客们围坐在一起,共享欢乐盛宴;美食摊位上,以酸、辣、鲜、香为基调的傣味美食为游客带来了一场舌尖上的独特体验;手工艺品摊位上,个性多彩的纺织品、竹编、木雕、银饰、陶瓷等傣族工艺品吸引了大批游客驻足;农特产品展销区人头攒动,酸笋、傣族粑粑、傣香米等农特产品现场交易活跃;住宿方面,主题民宿、周边酒店宾馆提供了多种房型选择,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节日期间人很多,商品的销量和收入大幅增长,活动给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销售平台,游客吃得开心,我们销售得也开心。”商户张梦松忙得不亦乐乎。

作为东道主,思茅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在节日期间加强对零售客户的服务指导和普法宣传,提高依法诚信经营意识,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泼水活动后游客们都成了“落汤鸡”,客户经理们在零售店设立多个“温暖驿站”,为“湿身”的村民和游客送上驱寒的姜糖水。简单的饮品,却蕴含着满满的关怀,姜糖水具有排出寒气、提升体温、预防感冒的功效,特别适合泼水后饮用。客户经理们希望游客因为一份温暖,记住一个地方。

“节庆+旅游”融合发展,让传统节日与旅游交相辉映。思茅港镇党委书记詹溪宇表示,下一步将充分挖掘镇域农文旅融合发展潜力,抓住澜沧江—湄公河旅游带建设契机,着力打造“民俗生态”和“滨水体验”精品文旅两轴线,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升综合消费水平,促进镇域经济发展持续向好,让民族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图片由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张燕艳授权提供)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