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鄂西南山区云雾缭绕,在建始县高坪镇广阔烟田里,覆膜机轰鸣作响,银色薄膜如流水般在垄间铺展。烟农刘福万扶着崭新的覆膜机,看着身后整齐划一的覆膜作业带,黝黑的脸上终于绽开笑容:“往年这时候愁得睡不着觉,现在机器一响,心里就踏实了。”
刘福万在自家烟田里覆膜
用工荒倒逼“机械革命”
时针拨回三年前,刘福万面对自家60亩烟田愁眉不展。每到移栽季,日均用工缺口达20人,人工成本从每亩1600元飙升至2000元。“年轻人都在城里安了家,留下的老人干不动精细活,最紧张时开出200元日薪都请不到人。”老刘的困境正是整个鄂西南烟区面临的普遍难题。
数据显示,传统烟草种植人工成本占比超40%,覆膜环节的季节性用工需求集中爆发,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难题。
转机出现在2022年。恩施州烟草专卖局(公司)出台《恩施州构建宜机化烟草农业标准体系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发展三年行动工作方案》,开展烟草农机农艺融合示范点建设,建始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与烟农专业合作社开展合作,整合烟草行业补贴和自筹资金购置专业设备。
“双机联动”破局生产瓶颈
清晨6点,起垄机的轰鸣打破山间宁静。农机手张伟推着起垄机机在烟田穿梭,铁犁过处,烟田里的垄体行行冒起,垄体土壤瞬间变得松软。“这台‘铁牛’每天能作业10亩,抵得上5个壮劳力。”此外,起垄机还可以根据土壤墒情,提前调节好起垄深度,确保垄体达到最佳状态。
张伟推着起垄机在烟田里穿梭
10点钟的阳光洒在银色薄膜上,刘福万正在调试合作社新引进的覆膜机。“机械覆膜看似简单,学问都在细节里。”他指着覆膜机解释道,薄膜张力调节、压土厚度控制的精准配合,让作业效率达到人工的10倍。更让他期待的是,合作社即将提供的栽烟机,能精准控制株距和深度,“再也不用担心错过最佳农时了!”
政策赋能锻造"金叶子"
在高坪镇烟草收购站,“由烟农专业合作社出资购买烟叶专用机械,以租凭的形式,收取适当租金租给合作社社员使用,降低烟农投入成本。”詹站长指着合作社与烟农的租赁协议说道。
“机械化不是简单替代人工,而是推动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借助机械化设备,破解‘抢天气、赶农时’的难题,开启烟叶产业现代化生产的步伐......"在全县烟叶生产工作会上,建始县局主要负责人说道。
翻耕后的大片烟田
夕阳西下,刘福万站在田埂上眺望:旋耕机在整理新流转的30亩土地,刚到的移栽机正在做最后调试。"有了这些铁伙计,明年扩种到200亩不成问题。"老刘的笑声在山谷回荡,身后,机械的轰鸣声与归巢的鸟鸣交织成乡村振兴的动人乐章。
从人扛肩挑到"机器换人",鄂西南烟区的变迁折射出当前烟草现代化的铿锵步伐。当机械齿轮咬合产业升级的链条,当政策甘霖滋润希望田野,这片传承千年的"金叶子"正焕发出时代光彩,书写着新时代"三农"发展的壮美答卷。 (詹昊 文涛 卢瑞琳)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