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施泉江 通讯员 杨抒 欧克兰
“江豚长得呆萌,头部钝圆,嘴角弯弯,天生一个扁平的W式的嘴巴,好像总是在微笑。它们就是大自然里的微笑天使!”5月5日晚上,湖南日报高级记者、长江江豚保护发起人徐亚平教授,应邀给岳阳市第十五中学485、486班同学和家长,做了一场守护自然与人文的环保科普讲座。他希望青年学子“向江豚学习,做人间的微笑天使”。
徐亚平着重介绍了“水中大熊猫”长江江豚,从其生活习性、形象特征再到他与志愿者们为拯救江豚所付诸的行动。“江豚相约集体围猎,大老远构建一个包围圈,慢慢压缩‘鱼团’;最后总会有一个健硕的‘投篮手’,从水底爆破,打散‘鱼团’,让惊恐万状的鱼儿直往它们嘴里蹦!”谈及江豚的围猎时刻,徐亚平语气里是抑制不住的自豪,是“吾家有儿初长成”的喜悦。
在洞庭之滨,与环保志愿者一起营救放生了700多只受伤、被困的珍稀野生动物;在长江黄河边、敕勒川阴山下、壮美大漠里,和志愿者万里相送、全程跟踪守护候鸟迁徙……20多年来,徐亚平一直行走在“万里追爱”的路上。当晚,他深情讲述了自己与志愿者守护洞庭湖小动物的公益之路,介绍了天鹅、苍鹭、椋鸟、白鹭、小白额雁、白鹤、斑尾滕鹬等珍稀动物的传奇故事,其中穿插了大量图片、事例、诗歌,同时与观众多次互动,现场反响强烈。班主任刘桂华感叹:“做环保不难,难的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热爱。徐老师作为环保的先驱人士,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
在徐亚平的世界里,这些洞庭精灵就是他的孩子。他和志愿者给它们取饱含寓意的名字,亲热地叫它们“大乔”“小乔”“南海姑娘”;盛赞白鹤是美丽的“骨感美人”,白鹭是“迷人的小妖精”。当他说起斑尾塍鹬是“长距离飞行的世界冠军”的时候,满眼都是骄傲;他说白鹤夫妇419和4197遇到暴风雪时,“腿负残疾的丈夫419在风雪中昂首挺立,为身后的妻子抵挡风寒,妻子也用自己最大的力量支撑丈夫站立,这就是白鹤感天动地的爱情!”
486班家长李娟说,徐亚平赋予动物以人的性灵,俨然是在讲述我们身边最亲密的朋友的故事,让大家一致觉得生态环保并不是遥不可及,它就在我们身边。“从生物的生活习性到其生存现状,从对候鸟迁徙路线的追踪到沿途的历史、文化故事,从对动物伟大精神的赞美到对青年学子的理想道德的寄望,这是一场集环保、文学、地理学、历史学、生物学、社会学的知识大交汇,正如小天鹅飞越的那段民族大融合史诗,波澜壮阔。”485班家长张敬教授感慨:“徐老师的讲座将环保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生动形象,幽默风趣,我们深受感染,觉得环保真是一项伟大的事业。”
486班同学同学周怡然坦言:“保护珍稀动物刻不容缓,守护自然与人文的公益事业,人人都应参与。”485班同学张杨文宇说:“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加大环境教育和法制宣传,坚决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活动结束,师生纷纷表示,他们将把这份对江豚和鸟类的喜爱和敬畏之心融入到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去,为保护自然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