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4月29日电(记者 孙晓晨)为营造全民参与、共享世运的热烈氛围,围绕"迎世运·过五一""跟着赛事去旅行"活动主题,成都东部新区三岔湖首届水上运动嘉年华暨三岔湖国际水上运动中心投用仪式今天在白虎崖码头举行。
今年8月,来自世界各地的世运会运动员、嘉宾官员和观赛游客将齐聚天府之国,感受一届"运动无限、气象万千"的世运盛会。作为成都世运会索道滑水、尾波冲浪等4个新兴时尚水上比赛项目的举办场地,三岔湖国际水上运动中心既是世运健儿的比拼高下的"竞技赛场",作为重要的世运遗产,也是市民暑期耍水撒欢的"水上乐园",更是天府奥体公园体旅文商产业集聚发展的"黄金港湾"。在推进生态治理、基础设施升级和业态创新上,成都东部新区扎实开展系统治理,实施全域生态保护,持续推进水生动植物多样性衍生、生态增殖渔业净水项目实施,全面整治水生态环境,充分践行生态与发展互促共生的可持续发展范式绘就绿色发展底色,让文旅体赛事活动与自然风光相得益彰。
世运项目抢先体验
成都东部新区邀您"运动过五一"
再过100天,世界瞩目的世运会将在成都市盛大开幕。东部新区将以此为契机,于三岔湖畔建设马鞍山、桃花岛2个赛场,承担动力冲浪板、索道滑水、尾波冲浪、尾波滑水4个比赛项目。届时,来自全球的运动员将在三岔湖上挥洒汗水、挑战极限,因体育而相聚,因梦想而共鸣,世界也将见证拼搏的荣耀、友谊的力量和文化的魅力。活动现场,成都东部新区有关负责同志在致辞中表示:"世运会不仅会留下精彩的赛事瞬间,更将实现天府奥体公园在世界舞台的首次亮相,架起东部新区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记者从成都东部新区了解到,落实"安全、简约"办赛要求,三岔湖水上赛场基于场地现有条件进行局部临时改造和临建设施搭建,最大程度减少对原始生态的破坏。作为项目设计方,成都市建筑设计院设计师汪富斌在此前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水上赛场区域充分利用岛体和水体合围的水面,而地面区域创新性地采用可调节地台基础技术搭建临时建筑,"这些临时建筑在赛后会进行拆除,使场地尽快恢复原貌。"目前,三岔湖水上赛场的改建工作增在按时有序推进,场馆中心预计6月上旬全部完成建设,随后交付使用。
在做好赛事各项筹办工作的基础上,引导群众广泛参与世运会赛事项目,持续提升全民身体素质和健康素养,将世运会打造成为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在今天的活动现场,不少市民朋友、赛区工作人员代表在马鞍山游船码头体验世运会项目,包括台球、棍网球、飞盘、腰旗橄榄球在内的多个项目体验都让大家饱览诗意山水、畅享运动激情。
据悉,所有的世运会项目体验装置都将保留至五一假期之后,让假期出游的市民、游客都能够"跟着赛会游成都"。此举也将丰富全市体育消费场景供给,激发全域文旅消费活力,促进赛事"流量"变经济"增量",塑造国际赛事旅游目的地形象。
五一期间,到三岔湖国际水上运动中心一站式体验水上运动"动静之间"的魅力。金熊猫水上休闲运动中心桨板、皮划艇、帆船等无动力艇只休闲项目可在城市的繁华与喧闹间放空身心。EWAVE水上运动中心水上方程式项目将在成都首次亮相,方程式电动艇号称"水上F1",专为水上高速竞技设计,环保零排放与静音特性,展现科技与运动结合的极致魅力。
前瞻谋划"世运遗产"
三岔湖文旅融合新场景上新
以赛为媒,成都世运会将向全世界推介成都、宣传成都,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在呈现一届圆满的体育盛会之外,提前谋划利用"世运遗产",充分践行"办赛、营城、兴业、惠民"理念,更是成都在成功举办大运会之后的又一实践。
活动当天,三岔湖国际水上运动中心正式投用。据成都东部新区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在世运会筹办期间树牢全周期办赛理念,三岔湖水上赛场坚持赛前、赛中、赛后一体谋划。依托27平方公里生态水域,三岔湖国际水上运动中心构建专业与休闲并重的多维体验平台。在800平方米水上中心以及涵盖健身房、会议室、包间的综合服务区,游客可体验皮划艇、桨板、龙舟等休闲水上运动,参与户外探险或生态研学活动。专业教练团队围绕专业赛艇训练、青少年培训等领域开展教学课程。
位于三岔湖畔的金熊猫水上休闲运动中心、EWAVE水上运动中心今日正式揭牌。借助三岔湖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汲取"海岛式"休闲区的灵感,金熊猫水上休闲运动中心巧妙融合了运动、教育、文化与休闲元素,同时引入国际顶尖的训练体系与创新教学模式,致力于打造一个集专业赛艇训练、大众水上休闲体验、户外探险体验、生态研学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据金熊猫水上休闲运动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今日正式投入运营之后,这里将围绕青少年培训、休闲体验及大型赛事活动展开,持续推出更多"水陆"联动的休闲产品。
体旅科商融合发展
天府奥体公园加速推动产业聚集
成都这座奋进中的创新之城,坚持以赛为媒,通过赛事的筹办推动产业协同联动。作为西部地区体育产业新高地,成都这座拼搏奋进的创新创造之城不仅成为了全国30个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城市之一,还锚定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目标,体育产业助推城市发展的成都路径正逐渐显现。
据成都东部新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天府奥体公园充分发挥园区湖山秀美生态本底、航空枢纽开放门户、科教商务资源富集优势,锚定体育休闲、科教商务2大主导产业,聚焦体育产业、休闲旅游、科教服务、总部经济、商业消费5个细分领域,加快构建"赛事营城、体旅兴业、科技赋能、商服聚人"的"体旅科商" 融合产业生态,加快建成成都世界赛事名城重要承载地、体旅文商融合发展活力区,争创国家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此前,环湖马拉松、环湖骑行等户外休闲产品均已与社会公众见面,越来越多市民游客在三岔湖感受运动成都的激情。"今天三岔湖水上运动中心的投运只是起点,未来,我们将继续推动资源互通、市场共拓,释放产业动能,构建'赛事营城、体旅兴业、科技赋能、商服聚人'的体旅科商融合产业生态。"该负责人介绍说到。
2025年全国体育产业工作会议提出,体育产业要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紧密相连,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深度融合,与"两山"理念实践有机结合。户外运动无疑是这一精神的破题关键之一。在已经出台的《成都市体育发展条例》中提到,鼓励户外运动、都市极限运动等领域新兴体育产业发展,推动山地、水域、空域等资源依法向新兴运动项目开放。记者了解到,成都东部新区依托出色的自然禀赋,争创国家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打造体旅文商产业新高地。
当前,成都东部新区正加快建设核心体育设施和载体,发挥成都体育学院、四川大学华西东部医院学院的运动医学专业支撑,聚合多所院校科研资源,打造数字体育、体育科技、运动健康科创集群和成果转化应用高低,推动"体育+"产业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