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4日下午,常州市第七批教科研基地展示活动在常州市戚墅堰东方小学举行。常州市教科院规划办王俊主任、常州市教科院章湉博士以及常州市第七批教科研基地学校(小学段)教科研分管领导、骨干教师,经开区各中小学教科研分管领导、骨干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基于常州市高品质项目《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育人”的实践探索》、江苏省教学研究课题《基于多元表征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实践研究》分别呈现了一节语文课《白鹅》和一节数学课《面积的含义》。
俞泽彬老师执教了《白鹅》第一课时。整堂课如一幅徐徐展开的丰子恺漫画,于简洁处见丰神,于幽默中藏深情。教师以 “趣” 为引,带领学生在 “高傲” 的字面背后,触摸到作者对白鹅的珍视与喜爱,更让学生领略到文字 “明贬实褒” 的妙处。这种将语言品味、思维训练与情感体悟有机融合的设计,既夯实了语文基础,又播撒了文学审美的种子,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胡婷老师执教的《面积的含义》从学生熟悉的劳动情境着手,引导学生观察、触摸一些物体的表面,直观感受“面是有大小的”,自然而然地引出面积的概念。随后,胡老师设计了“涂一涂、比一比”的活动,促使学生发现封闭图形也有面积。在比较图形面积大小这一教学难点上,由“观察法”到“重叠法”再到“测量法”,层层递进,促使学生在同桌合作、小组交流中展开思考、操作、交流,进而掌握了多种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常州市戚墅堰东方小学曹洋主任以《三阶生长力:非行政性组织驱动教师专业发展》为题,介绍了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路径,详细分享了学校构建“晨曦社、脱颖团、风格坊”这三个非行政性组织的具体做法与思考。
常州市戚墅堰东方小学曹海校长以《创新引领发展 科研赋能教育》为题分享交流了教科研基地建设的感悟与思考。曹校长从打造创新的“孵化器”、深耕教育改革的“试验品”、探索协同发展的“新模式”、担当教育均衡的“助推器”和锚定高质量发展的“新坐标”这五个方面阐述了学校教科研发展的过程与经验。
常州市教科院规划办王俊主任充分肯定了戚墅堰东方小学在教师发展、学科教研、项目研究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王俊主任从三个方面赞扬了学校近几年来高品质内涵发展之路。一是文化立校、行政引领,学校发展定位准,行政团队有担当,能做到引领示范,丰富学校内涵发展;二是针对问题、精准施策,学校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采取不同的策略,特别是对年轻教师实施双导师制,帮助教师找准发展方向;三是集体行动、成效显著,全校教师步调一致,积极参与教科研实践研究,教师专业发展成果显著。
踔厉奋发,踵事增华。常州市戚墅堰东方小学将始终秉承常州市教育科研基地校的责任和担当,以教育科研为发展引擎,不断提升教师素养,深耕学校品牌建设,持续输出优质教研成果,辐射带动区域学校共建共享、共研共进,为构建高质量教育生态贡献智慧与力量!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