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无棣:举办吴式芬金石文化周 重振金石学传承中华文化

山东无棣:举办吴式芬金石文化周 重振金石学传承中华文化

来源:鲁网 2025-04-29 16:4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4月24日,由“天下第一名社”西泠印社提供学术指导的“众芳芬苾·金石永年”吴式芬金石文化周在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盛大启幕。中国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来自全国的众多金石学家、书法篆刻大家、金石爱好者齐聚无棣,围绕吴式芬金石文化成就、学术思想开展交流探讨,就如何擦亮吴式芬金石文化名片提出建议。

文化周活动为期3天。活动期间,举办了吴式芬家族金石书画史料展,共展出200余件藏品,“吴式芬金石文化书院”同步揭牌成立,陈振濂等专家学者分别围绕清代碑学书法的影响和“金石学”史溯与西泠印社“重振金石学”等作学术报告。

吴式芬(1796-1856),山东无棣人,是我国著名的金石学家、收藏家、考古学家、印学家,是金石文化集大成者,是封泥的最早发现者和研究者。他研究了孙星衍的《寰宇访碑录》,纠正了其中的错讹,增添了商、周、秦、汉以来的金文,写成《捃古录》二十卷,著录从商周至元代金石文18128种。他编著的《捃古录金文》三卷九册,考释商周至元代有铭文的青铜器物1329件。《捃古录》《捃古录金文》两部金石学名著,对金石文著录之多和诠释之精均超过前人。

陈振濂指出,金石学是中国独特的学问,由来已久,源远流长。吴式芬的突出学术贡献,是定义了古玺印和封泥的概念。陈振濂强调,举办金石文化周、倡导金石文化,对于弘扬传统文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切入点。“重振金石学”是向古代名家致敬、学习,是西泠印社的重要文化使命、时代使命。西泠印社将为滨州、无棣提供更多学术支持,让吴式芬金石学在全国得到更好普及,在践行文化“两创”中做出应有贡献。

西泠印社社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理论部主任、研究员冯宝麟表示:无棣是一个古老的、很有传统文化底蕴的地方,吴式芬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金石学家。他在金石学研究领域举足轻重,尤其是对封泥的研究,可以说是开了一代先河,为我们后人研究封泥、研究古玺印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也给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很多启发和启示。所以,对吴式芬金石学研究成果的再利用、再发现,对于当代的金石学研究意义非常重大。

近年来,滨州市依托无棣古城吴式芬故居和吴式芬金石文化研究会,不断挖掘吴式芬金石史料、文化资源,开展史料汇编,通过举办吴式芬金石文化当代篆刻名家作品邀请展、吴式芬金石文化周等活动开展金石文化宣传研究,促进金石文化繁荣发展。(高连仙)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