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火车”跑出读书“加速度”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4-29 15:50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4-29 15:5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为迎接第30个“世界读书日”,5634次公益性“慢火车”化身“移动图书馆”,一场融合铁路文化与书香教育的特色读书活动在大凉山腹地展开,为沿线学子铺设贯通铁轨的知识桥梁。

阅读的力量,能够跨越山海,冲破地域的樊篱。行驶在大凉山腹地的5633/5634次列车以时速40公里的“慢节奏”,串联起沿线26个站点,是当地群众的“校车”“赶集车”“致富车”,更是能移动百里的“图书馆”,为新时代铁路服务民生书写了崭新篇章。

方寸车厢,大有可为。大山孕育出了能源、矿产、农业、旅游资源都富集的凉山州,但也正是绵延不绝的重峦叠嶂让当地百姓祖祖辈辈,囿于大山,困于交通。“慢火车”成为大凉山学子走出大山、追逐知识的重要助力。铁路部门对车厢进行精心改造,配置课桌椅、书柜,将其打造成“学习车厢”,让狭窄的车厢变身知识的摇篮。在这方小小的天地里,学子们得以在行进的列车上沉浸阅读,“慢火车”也由此成为名符其实的“求学车”,为大凉山教育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让知识的光芒照亮孩子们前行的道路。

书香流淌,智慧绽放。自1970年老成昆铁路通车,这趟“慢火车”已驶过半个多世纪的岁月。它承载着彝乡孩子的求知渴望、老乡们的生活希冀,更彰显着国家推动共同富裕的坚定决心。列车变为“移动图书馆”,让海量书籍走进车厢,从科普读物到文学名著,从历史故事到前沿科技,丰富多样的读物为学子们打开了认知世界的新窗口,打破了地域对知识传播的桎梏。在这里,“慢火车”的“慢”转化为知识传递的“快”,书香在铁轨上肆意流淌,智慧在旅途中尽情绽放,无数梦想也从这里悄然启航。

文化振兴,共绘蓝图。“移动图书馆”将铁轨与知识紧密融合,承载着大凉山学子的梦想驶向远方。这一创新举措,是对国家推动全民阅读、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的积极践行,也是铁路部门主动担当社会责任的生动体现。它促进了文化与教育资源的流动,吸引人才回流,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从“慢火车”到“移动图书馆”,我们见证了铁路服务民生的创新探索,也触摸到了书香社会建设的坚实脉搏。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期待更多“移动图书馆”在铁轨上驰骋,为偏远地区的孩子们送去知识的滋养,助力他们在人生道路上奋勇前行,共同书写乡村振兴的壮美篇章。(卢嘉茜)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