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构建山茱萸种质资源保护体系,依法服务保障“西峡山茱萸”地理标志产品品牌。近日,西峡县检察院联合县林业局、“益心为公”志愿者组成回访小组,深入二郎坪镇山茱萸古树群核心区域,对山茱萸古树保护行政公益诉讼案开展“回头看”,实地检验检察建议落实成效,为古树群的长效保护“把脉问诊”。
回访路上,“益心为公”志愿者回忆起去年首次反映古树群管护问题时的场景:“当时不少古树树干腐朽、挂果率低,周边连个像样的保护标识都没有。”如今再看,4750亩古树群里,新设立的银灰色保护标识整齐矗立,1800余棵百年古树旁,支撑加固的钢架与树洞修补的痕迹见证着“抢救性治疗”的成效。13株曾濒临死亡的古树已抽出新芽,800余棵新登记的古树纳入“户籍档案”,生机盎然的景象诉说着公益诉讼的守护力量。
在二郎坪镇中药材种植基地,回访小组跟随林业技术人员查看古树监测台账,详细了解病虫害防治、有机化肥施用等复壮措施落实情况。“我们和村集体、农户签了32份管护合同,每棵古树都有‘专属管家’。”县林业局负责人介绍,随着“农户+合作社+药企+政府”多元管护机制落地,古树群周边不仅建起300亩良繁基地,还引入仲景宛西制药等企业开展技术指导,3000余瓶无公害农药、320吨定制有机肥的精准投放,让农户尝到了标准化管护的甜头。 走进新建成的山茱萸观光园,连片的古树间,新建的农家乐与民宿正在装修。这是西峡县检察院推动“中医药+文旅”融合发展的缩影——2025年初落地的乡村旅游方案,已吸引8家农家乐、3家民宿入驻,让古树群从“生态资源”转化为“富民资本”。
“旅游开发中如何避免人为损伤古树?”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回访小组与属地政府、企业代表围绕古树群的“后半篇文章”展开讨论。检察官现场提出建议:“要把古树保护纳入‘林长制’考核,结合智慧林业建设,逐步安装实时监测设备。” 从立案时的“专业会诊”到回访中的“精准开方”,西峡县检察院始终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目标。此次“回头看”,不仅是对检察建议落实情况的验收,更是对“司法保护+行政服务+产业振兴”全链条保护体系的再完善。当春风拂过古树群,新抽的枝芽与山间的药香交织,见证着公益诉讼守护绿水青山、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下一步,西峡县检察院将持续发挥“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作用,凝聚社会各界保护合力,让“西峡山茱萸”这张地理标志名片在法治护航下愈发闪亮,为守护南阳“天然药库”、助力中医药强市建设贡献更多检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