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 跃千年】江西丰城:洪州窑火映古今,青瓷焕彩耀未来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4-24 10:23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4-24 10:2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千年窑火,一脉相承。4月23日,“宜” 跃千年网络媒体主题宣传活动走进江西丰城,探寻洪州窑的复兴之路。在铁路镇洪州窑碗泥岭,古朴的泥墙黛瓦与木梁陶瓷交织,勾勒出一幅穿越时空的制瓷画卷。工坊内,匠人专注制瓷,一件件瓷质细腻、色泽纯净的青瓷悄然成型;展厅里,洪州窑瓷烧制技艺非遗传承人甘泰之正娓娓道来洪州窑的 “前世今生”。

洪州窑作为 “唐代六大名窑” 之一,历史底蕴深厚。其始烧于东汉,兴盛于唐,窑火延续 800 余年,因唐代地属洪州而得名。如今的 “碗泥岭” 遗址,至今保留着一座仍在使用的老龙窑,一次可容纳烧制 1000 多件陶瓷。为保护古窑,团队开设新柴窑,每年规模化柴烧 10 次左右 。2019 年,甘泰之与团队在此复烧洪州窑青瓷,将传统莲花纹与忍冬草纹融合,融入现代简约时尚设计理念,让青瓷既保留古韵,又契合当下审美。如今,他们秉持 “做精不做量” 的理念,专注技艺提升,雕琢瓷器精品。

随着洪州窑碗泥岭青瓷传承研学基地的建立,这里成为非遗文化传播的新阵地。每年超 2 万人前来开展研学活动,幼儿、青少年成为主力。研学期间,参与者在制瓷师傅指导下,体验和泥、作坯、绘图等工序,感受青瓷清幽雅韵,让非遗传承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

洪州窑的复兴之火,正于丰城多地重燃。近年来,丰城大力推进洪州窑陶瓷文化振兴,印发实施方案,深入开展研究探底工作,既传承文化技艺,又推进产业化发展,致力于让洪州窑走进寻常百姓家。洪州窑青瓷烧制技艺首席传承人张华青指出,丰城瓷土储量丰富、元素多样,除代表性青瓷外,更能烧制出不少于 100 种釉色,为产业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23 年 11 月,丰城市在剑邑文化博览园创建洪州窑复兴基地,打造展示、烧制、产学研、青釉研制等多个中心。基地由丰城市文旅教育投资有限公司运营,张华青担任专业指导,全面梳理文化脉络,培育本土传承人,推动产品开发与产业发展。在洪州窑产学研中心,丰城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们专注练习和泥、拉坯、利坯,学生李海洋便是其中一员。他表示,因对制瓷感兴趣,借助学校与基地共建契机学习技艺,毕业后还将继续深耕。而在相邻的烧制中心,烤花、压坯、烧窑等工艺融合现代化设备技术,焕发出新的活力。

这两年,张华青带领团队以洪州窑原始件为依据,采集土质复烧各时期釉色,目前已成功烧制出 50 多种釉色,产品类型丰富多元。未来,这些瓷器将通过直播间、体验课、定制化服务等渠道对接市场。正如张华青所说:“每一种釉色都承载着时代的审美与哲学,通过调整配方和技艺,洪州窑的色彩世界拥有无限可能。” 当古老的洪州窑文化与现代经济发展深度融合,这传承千年的窑火,必将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