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华为山西智能矿山技术交流会在太原举办

2025华为山西智能矿山技术交流会在太原举办

来源:网络 2025-04-23 13:5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太原,2025年4月22日】以“数智赋能,共赴煤炭安全高效新征程”为主题的华为智能矿山技术交流会召开。本次会议旨在通过深化数字化技术与煤炭场景融合,打造“人工智能+”常态化运行的智能矿山标杆,树立“智能矿山2.0”新范式,全面提升矿山企业经营管理效能,降低生产作业风险,助力山西省能源革命迈向新高度。

山西省能源局副局长毛晓文

山西省煤炭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刘振民

华为山西政企业务总经理帅军超

山西省能源局副局长毛晓文、山西省煤炭工业协会理事长翟红、副理事长刘振民以及华为山西政企业务总经理帅军超等嘉宾出席并致辞。与会专家达成了一致的共识,智能化是推动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需多方协同探索技术与场景的深度结合。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原副校长、教授、博导孙继平

交流会期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原副校长、教授、博导孙继平围绕“煤矿智能化关键技术”展开学术分享,系统解析了智能化技术在矿山生产中的落地路径。同时,他提出AI是“无视频不作业”的必然选择,FlexE切片网络综合承载网是智能矿山骨干网的必然选择,5G地面远控是采掘工作面无人化的必然选择,而低频(700-900Mhz)是5G的最佳选择。

安徽理工大学教授、博导吴劲松

安徽理工大学教授、博导吴劲松则结合实践案例,探讨矿山智能化系统实现常态化运行的挑战与解决方案,强调数据治理与管理创新协同的重要性。

晋云互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成银

在山西煤炭数字化样板建设专题环节,晋云互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成银介绍了与华为共建的全国首个省级煤炭工业互联网平台。该平台以AI大模型为核心,构建了由全栈自研的算力中心、矿山AI大模型、应用商城、运营支撑体系和数据要素社区五部分组成的技术架构。通过平台技术架构,融合创建"大数据、大拼盘、大算力、大哑铃"四大支柱,可形成"一朵云、千条路、上万应用、百万终端、无限数据要素"的新质业态,赋能煤矿智能化升级,助力生态链企业集聚与技术创新。

潞安化工集团能源事业部数字化管理部部长王晶晶

潞安化工集团能源事业部数字化管理部部长王晶晶则介绍了数字化转型战略选择和对人工智能应用的实践与探索,包含集团层面的AI办公助手、能源层面的AI+"无视频监控不作业“、化工层面的晋华炉+煤气化RTO改造等。潞安将进一步放大数智优势,联合华为等ICT基础设施提供商,以及行业内应用优秀服务商,聚焦价值创造场景,深化合作数字技术、AI智能与实体产业的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寺河煤矿地质部部长王国梁

寺河煤矿地质部部长王国梁分享了基于华为元图工坊三维地质分析平台构建的寺河矿透明地质保障系统建设思路和工作进展。该矿作为省内首批智能化标杆矿井,也是晋城市精准地质透明化的建设示范矿,现已初见成效。目前,在井下地质三维精准透明的基础上,正积极进行三维地质自动分析、灾害仿真优化、地质告警预警、地质业务联动等探索开发,引领透明地质保障系统建设的风向。

交流会上,华为油气矿山军团煤矿行业总经理杨宗莹介绍了华为在矿山行业打造的智能化解决方案。他指出,华为基于AI+工业互联网架构,将装备、数字技术和场景需求有机融合在一起解决问题,助力行业由传统建设向常态运营转变、向智能化转变、向安全高效生产转变,携手行业伙伴共创智能矿山高质量发展美好未来。

针对山西煤矿智能化建设进入2.0新阶段的议题,交流会上达成了三个共识:

一是推动智能化系统与生产经营的常态化深度融合,确保技术成果稳定运行;

二是推动矿山数据治理,实现各子系统数据互联互通、融合共享,强化人工智能应用,通过算法优化和模型迭代,提升矿山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实用性;

三是深化智能化对煤矿安全高效的赋能,借助自动化流程与灾害防治技术,实现“煤矿智能化建设常态化运行”目标,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本次交流会为山西煤炭行业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实践参考与战略指引,标志着华为与山西煤炭行业的各界在能源革命道路上迈出坚实一步。未来,各方将持续深化合作,共同书写智能矿山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夏岩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