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扎根乡土,耕耘数字经济“希望田野” ——记四川托普学院《农村电商运营》课程优秀教师团队

让教育扎根乡土,耕耘数字经济“希望田野” ——记四川托普学院《农村电商运营》课程优秀教师团队

来源:鲁网 2025-04-23 12:4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浪潮中,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农村电商运营》课程教师团队,凭借深厚的专业底蕴、丰富的实践积累以及创新的教学思维,以专业为犁,带领学生充分利用电商能力,在巴蜀大地的田间地头书写着数字兴农的生动答卷,耕耘出一片片充满生机的数字经济“希望田野”。

多元融合,塑造“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

托普学院《农村电商运营》课程教师团队由5位优秀教师组成。团队成员专业横跨电商运营、市场营销、数据分析等多个领域。其中,副教授3人,讲师2人,3位团队成员已取得1+X农产品电商运营职业技能等级师资培训证书,超半数团队成员拥有丰富的企业实战履历。团队着力打造“理论教学强基础,实践指导提能力”的互补型师资格局,为教学质量的提升筑牢根基。

科研赋能,以学术硕果滋养教学实践

《农村电商运营》课程教师团队精准锚定农村电商发展进程中的关键难题与痛点。近年来,团队成功承担3项省部级课题,于核心期刊成功发表6篇高质量论文,精心编写5部专业教材及著作,揽获3项农村电商相关著作权。此外,团队悉心指导学生投身学科竞赛,助力80余人次斩获佳绩。这些丰硕的教科研成果,充实并完善了电商理论体系,源源不断地为日常教学实践输送大量生动鲜活的实际案例,成为教学实践的强力支撑。

在该教学团队的带领下,学校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也得到显著提升,为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注入全新活力。

以农业为纽带,创新课堂模式

《农村电商运营》课程教师团队将各类特色农产品巧妙引入课堂教学,全力打造“一课一品”特色实践教学模式。

“土味”课程思政融入。团队精心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扶贫故事作为教学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电子商务在乡村振兴伟大事业中肩负的责任与担当。通过融入“土味”课程思政,将思政教育自然渗透专业教学,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技能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舌尖上的课堂”实践。团队积极组织学生全方位参与农产品品牌设计及包装升级等实际工作。学生们充分发挥创意,从品牌定位、形象塑造到包装外观设计等各个环节亲力亲为,有效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切实助力特色农产品打开更广阔的销售市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云端助农”行动开展。团队亲自带领学生为农产品搭建多元化的线上销售渠道,大胆开启直播带货这一热门销售模式。活动中,学生能够学习掌握从直播策划、产品展示、互动营销到物流配送等一系列电商运营关键技能,为农产品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将课堂所学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

从广袤无垠的田间地头,迈向瞬息万变的数字云端,《农村电商运营》课程教师团队宛如一座坚实桥梁,跨越城乡距离。他们以创新为画笔,在乡村振兴蓝图上精心勾勒,绘就出一幅幅数字经济“希望田野”的崭新画卷。

团队负责人表示,未来,他们将秉持初心,持续深耕乡土这片沃土,为培育出更多契合时代需求、真正“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电商专业人才拼搏奋进,以实际行动诠释教育工作者助力乡村振兴的使命担当。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