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分散登记”到“一窗通办”,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从“传统服务”到“智慧赋能”。十年来,南漳县不动产登记中心以改革破局便民新举措,以创新激活服务新动能,全县不动产登记多项改革领先全省,交出了一份具有“南漳特色”“南漳速度”“南漳温度”的新答卷。
改革破局:从“多头跑”到“一窗办”
过去,群众办理房产、土地登记需辗转国土、房产、税务等多个部门,耗时又费力。
2020年,南漳县不动产登记中心通过业务整合,优化服务流程,精简申报材料,联手多个审批部门,创新推出了“一窗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服务模式,一般登记业务办理时限从30个工作日压减至3个工作日,抵押登记等高频事项实现“1小时办结”,实现了房屋、土地、林权等登记业务“一窗办理”。截至去年底,全县累计发放不动产权证书12.8万本,办理各类登记业务超20万件。
“以前办个证要跑国土、房产、税务三四个窗口,现在一个窗口就能搞定!”家住城关镇的李先生通过“不动产+税务”联办窗口,不到半天时间就完成了二手房过户手续,成为南漳“一件事一次办”改革的见证者。
便河小区建于2004年,因用地类型多样化、用地手续不规范、相关资料不完善等历史遗留问题,导致小区业主无法办理不动产权证。2024年年初,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创新推出“先登后督、以督促改、以改促效”的超常规“容缺办理”方法,先后为便河小区185户业主办理了不动产权证。自全县推行“容缺办理”以来,共为玉溪安居小区、金凤朝阳等24个历史遗留问题小区的4000多个户业主办理了不动产登记。
去年,该中心创新“容缺办理”方式化解不动产“登记难”,受到了省政府主要领导关注和省自然资源厅肯定。
服务创新:从“面对面”到“屏对屏”
依托“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智慧服务平台,2023年,南漳县在全省率先推出“24小时自助服务区”“掌上办证大厅”等便民服务新举措。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在家里登录“鄂汇办”APP、湖北政务服务网,即可上线登记申请、查询进度、下载电子证照,真正实现了“零跑腿”。
针对老年人、偏远山区群众等特殊群体,该中心创新实施“服务窗口下沉工程”,在全县12个镇(区)开通登记系统受理端口,让乡镇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即可直接办理登记业务。
截至目前,南漳县不动产登记线上办理率达85%,电子证照应用场景扩展至抵押贷款、市场主体注册等20余个民生领域,“全市通办”“襄十随神”城市群业务办结率保持100%,群众满意度连续多年位居全县政务服务系统前列。
护航发展:从“小窗口”到“大担当”
主动融入县域发展大局,南漳县不动产登记中心以一张小小的“登记簿”,激活护航发展新动能。
助力乡村振兴。完成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9.6万宗,为农民融资、宅基地流转提供产权保障;创新推出“林权抵押”金融服务模式,帮助肖堰镇茶叶合作社获得500万元林权抵押贷款,带动300余户茶农增产增收。
优化营商环境。推行“交地即交证”“交房即发证”服务机制,为华新水泥南漳产业园等12个重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平均为每个项目节省30天时间成本;联合金融机构打造“不动产登记+金融服务”体系,实现企业融资抵押登记“即来即办”,2023年以来累计助企融资超15亿元。
守护绿水青山。完成七里山森林公园、石门集水库等生态区域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为生态保护修复、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十年风雨兼程,十年硕果累累。南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要负责人表示,南漳不动产登记工作将以党建为引领,聚焦“不动产登记+区块链”“不动产登记+N”“智慧登记”再升级,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着力打造“南事易办”服务新品牌,继续书写“登记为民”新篇章。(图/阁玉萍 刘杰 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