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杞县平城乡,蒜香四溢,一片繁忙的丰收景象。4 月下旬,这里的早熟大蒜迎来全面采收期,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民忙碌的身影,一垄垄大蒜破土而出,饱满紧实的蒜球彰显着丰收的喜悦。今年,平城乡早熟大蒜种植面积达6000余亩,预计总产量突破 1.2万吨,蒜农们的辛勤付出终于换来了沉甸甸的收获。
走进平城乡的大蒜种植基地,只见成片的蒜田郁郁葱葱,蒜叶随风摇曳。蒜农们手持锄头,熟练地将大蒜从土壤中挖出,整齐地摆放在田埂上,汗水顺着脸颊滑落,却难掩他们脸上的笑容。“今年的大蒜长得特别好,蒜球大、瓣儿饱满,产量比去年还要高!” 蒜农王大爷一边擦着汗,一边兴奋地说道。据了解,为了确保大蒜的品质和产量,当地蒜农从选种、施肥到田间管理,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
除了蒜农自身的努力,政府的政策支持也为早熟大蒜丰收提供了有力保障。杞县平城乡政府高度重视大蒜产业发展,将其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来抓。近年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大对大蒜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支持力度。在种植环节,对蒜农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等给予补贴;在加工环节,鼓励企业建设大蒜深加工生产线,提高大蒜附加值;在销售环节,积极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帮助蒜农拓宽销售渠道。
为了解决大蒜销售难题,平城乡积极探索多元化销售模式。一方面,充分发挥电商平台的优势,鼓励蒜农和企业开展网络销售。通过直播带货、线上店铺等形式,将杞县平城乡的早熟大蒜推向全国市场。不少蒜农表示,电商销售不仅拓宽了销售渠道,还提高了大蒜的销售价格,增加了收入。另一方面,加强与外地经销商的合作,建立稳定的销售关系。每年大蒜丰收季,都会有大量外地客商来到平城乡收购大蒜,形成了 “产地 + 市场” 的销售格局。
早熟大蒜丰收不仅让蒜农们鼓起了腰包,也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大蒜采收季节,每天都有大量临时工涌入平城乡,从事大蒜采收、分拣、包装等工作,为周边村民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同时,大蒜加工企业也开足马力,对大蒜进行深加工,生产出蒜片、蒜粉、蒜油等产品,进一步延伸了大蒜产业链,提高了产业附加值。
在丰收的喜悦背后,平城乡也在积极谋划大蒜产业的未来发展。当地政府表示,将继续加大对大蒜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大蒜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开展大蒜新品种培育、新技术研发等工作,不断提高大蒜产业的科技含量。同时,进一步完善大蒜产业链,发展冷链物流、仓储保鲜等配套产业,提高大蒜产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杞县平城乡早熟大蒜的丰收,是当地蒜农辛勤劳作的成果,也是政府政策支持和产业发展的生动体现。随着大蒜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蒜香将飘得更远,蒜农们的致富路也将越走越宽,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