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宛城区:无人机“飞防”助力春耕 科技赋能小麦稳产增收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4-22 13:42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4-22 13:4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4月18日,在南阳市宛城区汉冢乡李王庄村的麦田里,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春耕景象。机手们正熟练地为无人机加油,仔细检查各项设备,为即将开始的“一喷三防”作业做着最后的准备……当下正是小麦抽穗扬花期,也是条锈病、赤霉病等病虫害防治的关键阶段。汉冢乡积极行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

在麦田里,技术人员熟练地配药、兑水、装机,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满载农药的无人机在工作人员的遥控下,腾空而起,沿着麦田均匀有序地喷洒农药。无人机操作手胡鹏华告诉记者:“我们现在都是无人机喷洒,一个小时大概喷洒130亩,一天大概1,300亩左右,无人机作业效率很高。”

通过无人机空中作业,不受地形因素、种植方式、作物生长周期的限制,相对于人工喷洒等方式,作业效率提高了数十倍。无人机“一喷三防”作业科学用药,省时高效,大大降低了群众的劳动强度和防治成本。李王庄村村民刘元华说:“今天乡里派无人机来喷洒农药,我的地半个小时就打完了,感觉到乡里对老农民的实惠,今年的小麦丰收很有希望。”

除了“一喷三防”防病虫害,喷灌抗旱也是当前春耕的重要工作。在李王庄村的农田里,喷灌设备高效运转,细密的水雾均匀地洒落在麦苗上,滋润着片片麦田。

在科技的有力支撑下,汉冢乡的春耕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相信通过“一喷三防”和喷灌抗旱等措施的有效实施,一定能为夏粮丰收打下坚实基础,让农民们迎来一个丰收年。汉冢乡人大主席乔延昭告诉记者:“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协调农业专家进行技术指导,继续加大技术指导和服务的力度,抓住小麦抽穗扬花关键时期,全力以赴保障小麦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图/王浩、周浩)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