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丨解码武夷山自然与文化“双世遗”:山水灵韵育茶香

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武夷山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出品质卓越的武夷岩茶。

何以中国丨解码武夷山自然与文化“双世遗”:山水灵韵育茶香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4-20 08:0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武夷山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出品质卓越的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历史悠久、香气独特、价值珍贵。早在18世纪,武夷山所产的茶叶已经开始风靡欧洲。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最出名的品种,也曾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政要,这充分彰显了大红袍的珍贵价值。

“茶”字拆开是“人在草木间”,形象地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武夷山作为世界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以茶业、旅游业为代表的生产生活活动频密,也曾面临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近年来,当地政府综合考虑老百姓的生产生活,通过生态茶园建设,在严格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实现茶产业提质增效,探索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路径。

不仅如此,立足“双世遗”,武夷山也打造出“文化+旅游”的王牌。茶文化研学、沉浸式体验朱子文化……畅游武夷山的玩法不断升级,游客们也不再只是“到此一游”打卡,而是真正“游”进了武夷山的历史文化之中。

数据显示,2024年,武夷山共接待游客330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52亿元,游客平均停留时长从2日延长至3日。

(视频:侯俊杰 审核:马芮 韩鹤)

【责任编辑:高琳琳】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