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17日,西非正午的阳光洒在“跨几内亚铁路”马瑞巴亚港至穆萨亚区间DK28处施工现场,与闪烁的焊花共同交织出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跨几内亚铁路”是由西芒杜赢联盟控股(WCH)、宝武资源与力拓Simfer等股东共同投资,跨几内亚公司(CTG)运营筹备团队支持建设的世界级西芒杜铁矿规模化开采、海铁联运的重要配套工程。目前,由赢联盟西芒杜铁路公司组织实施,中铁一局承建的跨几内亚铁路MXTJ-01标首个区间长轨焊接与应力放散施工正在加速推进。
中铁一局MXTJ-01标铺架工程承接标段内T梁预制及架设1708孔、正线铺轨289.185公里、站线铺轨61.058公里的施工任务,共需焊接约25600个焊头,其中基地焊轨线承担约21600个焊头,现场长轨焊接承担约4000个焊头。自4月3日,跨几内亚铁路进入长轨焊接与应力放散施工阶段以来,在赢联盟西芒杜铁路公司精心组下,项目部克服交叉施工组织复杂、有砟线路工序繁琐、语言不通、高温酷暑等难题,深入开展“决胜铺轨保开通”劳动竞赛活动,中几双方携手合作,科学规划、高效组织,加快长轨铺设、线路卸砟和机械养护,为全力推进长轨焊接与应力放散施工创造了有力条件。
现场经过施工人员对长钢轨焊接头进行除锈、焊接、正火、打磨和探伤等一系列复杂工序后,一根根300米长钢轨经过单元焊接变为1.8公里的单元轨,再经过应力放散及锁定焊变成无缝线路,不断向前延伸。
据了解,无缝线路长轨铺设后受温度影响,钢轨内部会产生应力的积累,使钢轨发生伸缩变化,温度高了会发生涨轨,温度低了就要缩轨,可能会拉断钢轨。但是长钢轨受扣件及道床阻力作用,没有伸缩的空间,所以需要将预先铺设的长钢轨扣件、防爬器等全部松开,然后通过焊轨和应力放散施工使钢轨内部应力值达到一个合理的范围,再重新锁定线路,保证最低气温时钢轨拉不断,最高气温时不会发生涨轨。
中铁一局MXTJ-01标项目负责人曹德志介绍说:“自然锁定轨温要在35℃至45℃之间才可以进行应力放散施工,由于当地温差较大,白天轨温过高达不到放散条件,为确保轨道质量和线路一次成型,现场工人采取白天单元焊,夜间放散和锁定焊的模式进行双班施工作业。项目部建设了非洲首条智能化焊轨生产线,将25米标准轨焊接成300米长钢轨,进行机械化铺设后再采用移动闪光焊轨机组现场焊接,提高了作业效率和施工质量。”
“钢轨连接头经过闪光焊接后,需要进行正火处理,通过900度高温的再次加热,细化钢材内部晶粒,确保焊头更接近钢轨原材,其精度标准达到了零误差。”中铁一局MXTJ-01标项目焊轨技术负责人姬永强介绍道。
为全面提高焊轨施工效率和安全管理水平,中铁一局投入使用了国内最先进的UN5-150ZB1公铁两用移动闪光焊轨机、ZH120AJ1中频数控电正火机、焊头数控精磨机等自动化工装设备和新技术,实现了焊轨施工智能化、信息化、专业化和绿色化,大幅提升了轨道质量,确保后期线路运行的平稳性。
截至目前,跨几内亚铁路马瑞巴亚港至穆萨亚段左线已完成长轨焊接和应力放散27.5公里,施工过半。正在以每天放散3公里的速度向前推进,预计5月底前完成首个区间长轨焊接和应力放散施工,9月底完成标段内全部长轨焊接和应力放散施工任务,届时将全面进入线路精捣和静态验收阶段。
“跨几内亚铁路”自西向东横贯几内亚,途经金迪亚、马木、法拉纳及康康四个大区的12个省市,正线全长552.5公里,设计速度80至100km/h,是几内亚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建造的最长现代化铁路。作为全球铁矿产业的新战略运输通道,该铁路建成后,将进一步强化几内亚在全球铁矿市场的竞争优势,并为几内亚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工业及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项目的稳步推进,彰显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非洲的深度实践,也将为几内亚人民创造更多经济和社会价值。(图片由张路军授权发布)
长轨焊接施工现场
公铁两用移动闪光焊机焊轨作业
移动式钢轨中频正火机正火作业
钢轨打磨作业
应力放散施工
夜间焊轨(锁定焊)作业
锁定长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