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喝对10杯水,让你气血足、心情好、不显老!

春和景明,繁花盛开。春季常见的5种花:芍药花、桃花、玉兰花、玫瑰花、木棉花,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能制成美味饮品。喝对这10杯水,让你气血足、心情好、不显老!

春天喝对10杯水,让你气血足、心情好、不显老!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4-18 06:5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春和景明,繁花盛开

春季常见的5种花🌸

芍药花、桃花、玉兰花、玫瑰花、木棉花

不仅具有观赏价值

还能制成美味饮品🍵

喝对这10杯水

让你气血足、心情好、不显老

桃花

桃花具有活血化瘀、通利二便、利水消肿、促进机体新陈代谢的功效。春季湿气较重,容易出现水肿的人群,可以借助桃花帮助排出体内多余的水湿。

桃花的核心成分为黄酮类物质,比如山柰酚、槲皮素,有研究显示,其抗氧化作用是维生素C的5倍,所以桃花是皮肤的“天然滤镜”。此外,桃花中还含有绿原酸,有助于保护肠道、调节菌群、预防便秘。

🌸桃花何首乌枸杞茶🌸

取干桃花10克、制何首乌5克(遵医嘱)、枸杞20克、黑芝麻30克,加入适量清水,煮20分钟。饮用可以补肝肾、益气血、活血化瘀、防止脱发。但注意,孕妇、儿童、经期女性、脾胃虚寒人群不宜饮用。

玉兰花

玉兰花入药,多使用其未开放的紫色花蕾,经过炮制变成辛夷。辛夷具有散风寒、通鼻窍的功效,可以帮助治疗风寒感冒、鼻塞、流鼻涕等,春季因过敏导致的鼻炎也可以通过辛夷治疗。

🌸辛夷煮水🌸

取3~10克辛夷(炮制后的紫色玉兰花未开放的花蕾),用纱布包好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小火慢煮20分钟即可。饮用有助于缓解鼻流脓涕、不耐寒凉、头痛脑重。孕妇、儿童、上火人群、风热感冒患者不宜饮用。

玫瑰花

玫瑰花具有理气解郁、活血散瘀的功效,可以帮助改善跌打损伤、胃疼、月经不调、子宫肌瘤等。

🌸二花调经茶🌸

取玫瑰花9克(鲜品加倍)、月季花9克(鲜品加倍)、红茶3克,制成粗末或直接用沸水冲泡10分钟。温热时饮用,每日1剂,连服数日,经前服用,可以理气活血、调经止痛。孕妇、儿童、脾胃虚寒人群不宜饮用。

🌸经期“快乐水”🌸

来月经时,总是怕冷,觉得小腹冷痛?快来试试经期“快乐水”~用10克桂枝、10克元胡、5克月季花或玫瑰花,稍微熬煮一下,在经期前一两天服用即可。但注意,湿热、痰湿患者不适用。

🌸这样喝缓解膝关节疼痛🌸

膝关节长期受压磨损,会让关节周围气血紊乱,导致疼痛。专家建议气滞血瘀型膝关节疼痛人群,用川芎、丹参、玫瑰花各6克,热水冲泡20分钟后温饮,能缓解疼痛。但孕产妇、有出血倾向者、气虚者不宜饮用。

🌸三花茶饮帮你调理情绪🌸

中医理论认为,长期受到不良情绪刺激,容易引发疾病。想要调理情绪,专家推荐一款茶饮:将玫瑰花、杭白菊、百合按1:1:1配比,2~3天喝一次即可,还可按需调整比例。但花粉过敏者、易腹泻人群不宜饮用。

🌸甲状腺结节试试喝它🌸

甲状腺结节,中医认为有痰湿积聚的原因。一杯散结茶饮,或许能帮到你。取苍术、玫瑰花、猫爪草,各1~3克,沸水浸泡10~15分钟即可饮用。

芍药花

芍药花,既可以入药,也可以入膳,具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的功效。它的标志性成分为芍药苷,具有抗炎、止痛、保肝的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关节炎、痛经。

同时,芍药根也具有疏肝止痛、活血调经的功效,对于气血不畅引起的腹痛、瘀血、积聚,比如部分肌瘤、肿块、疼痛等病症有一定调理效果。

🌸芍药甘草汤🌸

取芍药根30克、甘草30克,加入三升清水,煮至一升半后,去渣,分两次温服。可健肌骨、止痉挛。适合双脚容易痉挛、抽筋或者关节容易僵硬的人群饮用,能够帮助缓解疼痛。

芍药甘草汤煎汁后用来泡米饭,可以帮助缓解胃疼、胃痉挛,适合胃肠道功能不好的人群食用。注意,孕妇、哺乳期女性、经期女性、脾胃虚寒人群不宜饮用。

木棉花

木棉花性凉,味甘、淡,归大肠经,清热、利湿、解毒,对泄泻痢疾、痔疮出血有一定调理作用。木棉花可用来泡茶、煲汤,但脾胃虚寒人群不宜多喝。

🌸清热解毒五花茶🌸

取木棉花、菊花、金银花、鸡蛋花、槐花各10克用开水泡一下,然后置于药锅中,水开后慢火煮20分钟即可饮用,饮用前可以适当加一些蜂蜜调味。此款五花茶有助于清热解毒去肝火,缓解因气候干燥产生的上火、口干、咽干等症状。

🌸祛湿凉茶木棉三花饮🌸

取木棉花15克、金银花10克、白菊花10克,洗净后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改小火再煲20分钟,加少许糖调味,即可饮用。

【责任编辑:高琳琳】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