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阳初透云层,秦巴山脉在料峭寒意中渐渐苏醒。湖北十堰竹溪县的山间梯田层层叠叠,宛如大地的褶皱,被春风一一抚平。
竹溪县2.1万亩烟田里,起垄机的轰鸣声打破了冬日的寂静,钢铁巨轮划开蛰伏一冬的褐土,如巨笔在赭色的画卷上勾勒出规整的几何线条。新翻的泥土泛着湿润的光泽,混着机油的气味在空气中弥漫,烟农们头戴草帽,紧随机械覆膜施肥,欢声笑语与铁臂轰鸣交织成春耕序曲。
机械“问诊”到田头,春耕跑出“加速度”
“往年机器趴窝得往城里送,今年专家直接到地头!”丰溪镇烟农余以江指着焕然一新的起垄机感慨。针对春耕期间农机故障多发问题,竹溪县烟草专卖局联合多家厂商成立“流动维修队”,在15个乡镇设立临时服务点,累计检修机械100余台次,节省返厂维修时间超1500小时,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烟农们不再焦灼的面容。如今全县起垄进度已达70%,较往年同期提升20%,为后续移栽赢得宝贵农时。田垄间,机械的轰鸣声此起彼伏,像是奏响着希望的春之歌。
“智慧春耕”润沃土,精准施策保丰产
在兵营镇烟田里,技术员陈定双正在开展土壤PH值测量,指导农户调整垄距:“pH值6.2,垄高需保持35厘米,这样根系才能充分舒展。”在成佳河村的烟田里,一台经过改造的新型起垄机正来回穿梭,身后留下整齐划一的垄形。这是泉溪镇烟叶站联合桃花源烟叶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出的农机改造成果。通过加宽绞盘和垄形器,这台机器不仅将作业效率提升了20%以上,还显著改善了起垄质量,为烟苗生长提供了更优质的土壤条件。
“改造后的机器每天能多完成3到5亩地,每亩还能省下20元人工费。”成佳河村技术员算了一笔账,“更重要的是,这种新型农机能减少土壤压实,有利于烟苗根系发育,为绿色生产奠定了基础。”
党员服务队扎根一线,田间课堂解难题
在坝溪河村的烟田里,一场别开生面的"田间课堂"正在火热进行。泉溪镇农业技术骨干们卷起裤腿、踩着泥泞,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把技术送到农户身边。技术人员现场演示起垄高度的精准把控、覆膜标准的规范操作,从基肥施用的最佳配比到适墒覆膜的关键时机,每一个细节都反复讲解、手把手示范。
"以前起垄全凭经验,高低不平,覆膜也不到位,烟苗长势参差不齐。今天学了标准化方法,心里有底了!"坝溪河村烟农李大哥一边模仿技术人员的动作,一边兴奋地说。据悉,这种"田间课堂"已覆盖全县烟农,累计培训烟农3000余人次,技术员们还针对不同地块的土壤条件和气候特点,为农户量身定制种植方案,确保技术指导精准落地。
春风拂过,连片烟田垄行笔直如线,银膜覆盖处泛起粼粼波光。烟农们弯腰覆土的剪影与远处青山相映,汗水滴落的土地正孕育着金叶丰收的希望。下一步,竹溪县烟草专卖局将持续深化“田管提质”行动,让科技服务的春风吹遍每个角落,助力乡村振兴“金叶子”铺就百姓致富路。(图片由 杨保、毛涛 授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