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新是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烟草专卖局的一名稽查员,大学毕业后,一直奋斗在基层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执法有力度,服务有温度”的誓言。如今,他已经成长为同事口中的“铁面硬汉”和群众眼里的“暖心小李”。
雨夜中的“忠诚卫士”
“在我们这边的废弃养鸡场内,藏着非法卷烟存放窝点,快来查!”2023年7月的一个雨天,一则匿名举报打破了短暂的平静。彼时的李志新刚结束连续三天的市场巡查,眼底布满血丝,但他没有丝毫犹豫,抓起雨衣便冲出门外:“这种窝点流动性强,晚一步就可能转移!”
侦察过程远比想象中艰难。养鸡场位于两区交界处,四周环境复杂,唯一的小路布满暗哨。为摸清情况,李志新带着两名队员扮作收购土鸡蛋的商贩,骑着三轮车在泥泞道路上艰难前行。第一天,他们在暴雨中蹲守至凌晨,发现两辆无牌面包车进出;第二天,联合公安人员使用无人机热成像仪确认厂房内有非法卷烟;接下来的五天,李志新与其他两名队员24小时轮班盯守,静待时机。
“收网!”7月15日凌晨,随着对讲机里一声令下,在公安部门配合下,多名执法人员突袭窝点。推开锈迹斑斑的铁门,眼前的场景令人震惊:霉变的卷烟满地狼藉,劣质香精的刺鼻气味扑面而来,地上散落着印有知名品牌标识的假烟包装。嫌疑人挥舞砍刀威胁,李志新与公安人员一个箭步冲上前夺下凶器,反手将其制服。
回程路上,李志新的右腿被铁门划出一道五厘米长的伤口,鲜血浸透裤管。同事要送他去医院,他却摆摆手:“先回局里整理证据链,这批假烟流通出去,要害多少人!”直到次日凌晨三点完成卷宗移交,他才瘫倒在值班室的沙发上。
图为李志新(左三)在零售客户店铺开展检查工作
基层里的“法治播种人”
“以前觉得违法的事离我们很远,听了小李的‘普法课堂’才知道,帮亲戚代卖几条烟也是违法的!”在大家洼街道,46岁的零售户王勇富感慨道。
2024年初,李志新在分析案件时发现,六成涉事零售户因不懂法而误触红线。为提高零售客户及消费者的法治意识,他依托“萤之光”法律服务品牌,创新推出“三维普法”模式:针对年长群众,录制方言版普法广播;为老年店主设计“法治漫画口袋书”;借助乡镇赶集日开设“移动法律诊所”,将真实案例改编成朗朗上口的普法宣传语。
此外,他设计“法治盲盒”,在“3·15”消费者权益日成立普法小分队,于热闹集市设置普法宣传台。台面上摆满印有二维码的红色盲盒,扫码即可观看真假烟鉴别短视频。当天,村民在宣传台前排起长队,两百个盲盒一小时内发放完毕,咨询者络绎不绝,现场法治氛围异常浓厚。
今年3月,他在市场检查中发现学校附近的商店偷偷向学生出售散装卷烟,多次警告均未奏效。无奈之下,他带着“普法短视频”上门,店主从视频中目睹青少年因吸烟罹患重病,内心愧疚不已,当场签下《守法经营承诺书》。如今,李志新牵头拍摄的“沉浸式普法短视频”已巡回展出于十余个乡镇,成为预防未成年人购烟的有效利器。
图为李志新(右一)在录制《保护未成年人免受卷烟侵害》短视频
困境中的“帮扶使者”
2024年6月,李志新在固堤街道检查时发现店主王斌销售非当地烟草专卖局订购的渠道外卷烟。深入了解后得知,王斌的妻子罹患尿毒症,为凑医药费才铤而走险。依法处理后,李志新没有一罚了之。回单位后,他将情况反映给所在党支部,党支部书记在充分了解后,为王斌制定详细帮扶计划,不仅组织党员捐款捐物,还明确由李志新与该户结成帮扶对子。
李志新每周上门两次,既监督整改进度,又化身“义务跑腿员”。他还邀请王斌参加“萤之光”普法培训,通过案例讲解让其深刻认识违法后果。为增强店铺竞争力,李志新邀请辖区客户经理帮助其引入畅销新品并指导使用数字化订货系统。随着店面口碑提升,王斌的月营业额增长四成。半年后,王斌的店铺焕然一新,如今他主动加入普法志愿者队伍,用亲身经历劝诫同行守法经营。
从查处大案到温情帮扶,李志新始终践行“执法与服务并重”的理念。“过去他们见我绕道走,现在主动拉我喝茶聊法律。”李志新不经意的一句话,道出了群众守法意识的转变。
“稽查员就像暗夜里的萤火虫,每一份微光,都能让公平正义的路更亮一点。”如今,寒亭区的假烟销售案件同比下降37%,校园周边违规售烟现象有效遏制。这背后,正是无数如李志新般的“萤火虫”,以坚韧与智慧点亮法治的星火。(赵璐)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