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西峡:嫩叶穿成“链”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4-15 11:08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4-15 11:0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春来采茶忙,非遗歌飞扬。4月14日,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西坪镇黑漆河村千亩茶园,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西坪民歌传承人魏秀菊一曲《采茶歌》,引来众多游客阵阵掌声。“没想到来这里体验采茶,还能欣赏到非遗表演,真是太好了。”来自淅川县的游客李明说。

  1974年,西坪镇黑漆河大队党支部依托良好的地理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带领村民在浅山丘陵开荒种茶,建成500亩河口茶山,开启了种植茶叶的历史,经过50多年的发展,黑漆河村茶产业逐渐发展壮大,近年来,西坪镇抓住茶资源,做大茶产业,做强茶经济,打响茶文化,不断加大对茶产业的投入。目前全镇茶叶种植面积达6000多亩,年产茶叶6万余斤,年产值突破1200万元,已经成为西峡县茶叶主产区。

走进位于黑漆河村的西峡县雨前茶叶专业合作社,杀青、萎凋、揉捻、发酵、筛选等设备一应俱全,合作社引入现代工艺技术,精心研制,生产出绿茶、红茶两大类共8个品种的优质有机生态茶叶。尤其是开发生产的“豫泉春”茶叶独树一帜,享誉一方,畅销全国,深受市场欢迎。此外,合作社还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通过“劳务报酬+技能培训”,吸纳150余户参与茶园建设和产业发展,带动了周边多个村庄发展茶园2000余亩,催生了一批茶叶种植大户。张志海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从2005年开始投身茶叶种植,如今已拥有300亩茶园。他善于学习技术,勤于钻研,采用绿色种植,实施精细化管理,每年他的茶园能产出高品质茶叶3000余斤,年收入可达150万元。靠着种茶,他家的日子越过越好,还成了四邻八乡信赖的技术员,带动周边乡亲一起致富。

“我们将紧跟市场需求,不断优化茶叶品种,提升茶叶品质。同时努力在茶叶深加工方面取得突破,开发更多高附加值的产品,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茶产业链中,共享产业发展红利。”雨前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丁佰柱表示。

“我们将继续深挖茶产业潜力,研究出台支持政策,进一步助推茶产业上档升级,依托茶山生态资源,吸引社会资本注入,建设茶主题餐厅、民宿集群和研学教育基地,打造集种植、加工、观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实现三产融合发展。”西坪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马彦龙说。(图片/杨颖、刘剑飞)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