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新野县着眼农村带头人队伍优化提升,突出抓好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选才、育才、用才”三大环节,持续建强“想干、会干、能干”的乡村振兴“雁阵”,为推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人才保障。
该县充分发挥组工包联访机制作用,组织部机关各科室深入乡镇一线开展调研指导30次,听取各乡镇工作汇报,围绕人选数量、年龄、学历、来源和能力素质等5个关键指标,以学历、年龄“一升一降”为目标,指导各乡镇党委书记履职尽责、带头“下深水”摸排,着重从优秀党员、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外出务工能人、高校毕业生等群体中招才引智、选拔培养。截至目前,全县279个村(社区)已摸排各类人才26519人,初步确定村级后备力量823人,达到2.9人/村。
在“选材”的同时,该县坚持跟进培养,帮带成长机制。实时更新村级后备干部队伍档案动态信息库,紧扣“学历年龄双45”、女干部配备等要求,逐村明确党组织书记和“两委”干部后备人选梯次结构的排序名单,确保精准配备、安稳过渡。建立“3+1”帮带机制,明确1名乡镇领导、1名包村干部、1名“老资历”村干部共同结对帮带1名后备力量,通过“多对一”教方法、“手把手”解难题等措施,有针对性地加强培养锻炼,确保到换届前成熟可用。目前,已结成“以老带新”帮带对子58个,加速后备力量成长成才。
人才队伍建设不但要“育好才”,更要“用好才”。该县突出“一村一策”“人岗相适”,实施“网格员—村民小组长—村‘两委’干部”三步走的培养体系,有计划地安排后备干部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等日常工作,确保成熟一个、使用一个。针对“一星”“二星”等发展较差村,注重把有产业、爱家乡的致富能手作为后备第一人选,带领村民共同致富;针对信访矛盾突出村,注重把有公心、善做群众工作的后备干部作为第一人选;针对党组织书记年龄偏大且不在状态的村,注重把年轻有活力有闯劲的后备力量干部第一人选,通过以老带新,“扶上马送一程”。目前,已担任村党组织书记的后备干部12人,已担任网格员、村“两委”成员的后备干部230人。